好醫師新聞網 - 幽門桿菌是胃癌致病主因

2016-07-31 14:01:12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媒體習慣以聳動的標題來吸引大眾注意,近來更有新聞指出,1名18歲的男大學生,國三開始,幾乎天天以泡麵當宵夜,某次因腸胃不適就醫,驚見罹患胃癌4期,且已轉移到其他器官。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劉志銘指出,胃癌沒有往年輕化發展的趨勢,高鹽食物和不正常生活及飲食習慣,的確會增加罹癌風險,胃癌有七成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但年紀輕輕就得胃癌,主要仍是受基因影響。

劉志銘建議,病理統計上,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者,罹患胃癌的機率,是沒有感染者的二到七倍之多;事實上幽門桿菌可以從糞便抗原或是呼氣中檢測,費用也只要500和1500元,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胃癌的高危險群,一旦確定有幽門桿菌,也可以儘早根除,免除胃癌的威脅。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今年5月針對北中南東部醫院、共110位胃腸肝膽科門診病人進行「診間胃癌認知調查」,發現50歲以上受訪者「不曾接觸過胃癌資訊」比例較高;8成受訪者對胃癌發生率及死亡率較為陌生。而根據WHO癌症報告顯示,全球胃癌死亡人數排名第3,僅次於肺癌和肝癌,我國2013年的胃癌新發生人數、在10大癌症中排名第7(3768人)、死亡人數排名第5(2241人)。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表示,根據該醫學會最新調查,2成5民眾不知道幽門螺旋桿菌為胃癌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有7成民眾誤以為早期胃癌一定有症狀、2成5不知道進行性胃癌的症狀,且年紀愈大、正確觀念愈薄弱。

林肇堂今天說,多數早期胃癌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篩檢。高危險族群包含有家族史、抽菸、喝酒、常吃高鹽、醃燻及亞硝酸鹽類食物、曾動過胃手術。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家瑞說表示,胃癌早期幾乎無症狀,國內確診胃癌的患者中,僅有10~20%為早期,低於日本的40~50%,且其中有4成為晚期。他指出,日本實行全國性胃癌篩檢計畫已超過30年,3年前更推開始推動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胃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預期將下降,國內尚有很大進步空間。

顏家瑞說,國內罹患胃癌主要分布在60到70歲年長者,還沒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但他曾收治18歲青少年罹晚期胃癌,持續4年每週吃4次泡麵,又愛吃香腸、臘肉,且都是晚上吃,高鹽讓胃容易發炎,且沒讓胃休息,可能都是致病原因。

他說,有4成胃癌患者初次診斷就是進行性胃癌,5年存活率約30%,而轉移性胃癌5年存活率更不到10%,意即100個胃癌患者有9成活不過5年,都是因為發現的太晚,早期診斷真的很重要。

 

延伸閱讀

名醫會客室/胃癌的腹腔內化療

文/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怡甫(長庚醫訊授權轉載) 70歲男性因上腹痛求診,診斷為第四期胃癌併腹膜轉移合併大量腹水及水腎。他接受了腹腔鏡腹腔內溫熱化療、雙側輸尿管支架,並同時植入血管內及腹腔內的人工導管,於第一次手術後接受了 6 個週期、為期 5 個月的雙向性化學治療,再次手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