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心臟裝支架並非一勞永逸!醫:支架也可能會再阻塞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心臟支架並非一勞永逸,仍有再阻塞的風險/北市聯醫提供   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是心肌梗塞與猝死的主因。透過心導管手術置入心臟支架,能有效打通阻塞血管,恢復心臟供血。然而,這並非一勞永逸,術後仍存在一...

過動兒該不該運動?醫:用藥+規律運動效果佳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彰化報導 圖:過動兒認知訓練/彰化醫院提供   有人認為過動症孩童已經過動了,不應再運動吧?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復健科對此指出,在臨床上,規律運動有助於治療過動症孩童!以過動症女童小玉而言,上小學後漸漸無法配合療育時間,為了讓小玉更專注於課業...

子宮肌瘤阻受孕 海扶刀消融助孕降風險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陳穎中主任(右)與患者合影/光田醫院提供   30多歲的周小姐在備孕期間某次生理期出現出血量驟增、痛經劇烈至無法起身,因此重新就醫。其先前於外院被初判為「子宮腺肌症」,因被告知不影響胚胎著床而未積極處置;此次轉至光田綜合醫院婦...

勇媽不畏風險高 高齡換腎女圓滿人母夢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換腎媽林女士(左)、先生和明日將滿月的寶寶合影,幸福笑容洋溢,見證生命奇蹟與新生的喜悅/奇美醫院提供   現年39歲的林女士,小時候不明原因(疑似服用長高藥物)導致腎臟受損,17歲時因雙側腎臟衰竭,從此開始近8年的洗腎生活。為...

巴金森氏症重獲新生 DBS晶片植入精準深部腦刺激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羅偉倫醫師為患者實施深腦刺激晶片植入/雙和醫院提供   七旬的林阿姨在十多年前發現手部顫抖、動作遲緩、肌肉僵硬與關節疼痛等症狀,原以為是上了年紀、肌肉關節退化,或是過度勞累導致身體不適,只要稍作休息就會康復,但病情卻每況愈下,...

另類療法平衡身心靈 光田醫院為醫護療癒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活動由專業老師帶領,讓大家在音療中,重新感受與身體的連結/光田醫院提供   在高壓的醫療環境中,光田綜合醫院以實際行動推出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帶頭照料員工的心理健康。根據2024年底光田綜合醫院員工壓力調查,中高壓力族群中以護...

陪病家屬突發心梗 三護理師機警救回一命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新竹臺大分院護理師在危急時刻沉著應對,以專業與細膩關懷,守護病人與家屬,展現護理工作的價值/新竹臺大醫院提供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病房日前發生突發事件。一名病人的父親在陪伴住院兒子時,突然出現躁動不安、胸悶與盜汗等...

重聽會增加憂鬱與失智風險 長輩聽力不佳絕不只是老化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成大醫院耳鼻喉部陳嘉思聽力師/成大醫院提供 若長輩常常說「你說什麼?講大聲一點」、看電視音量過大、答非所問或迴避對話,可能就是聽力有問題。很多人會以為「年紀大,聽力不好是正常的吧?」這樣的觀念可能讓許多年高齡長者錯失改善聽能的黃金時機。 ...

真的數錢數到手抽筋? 體外震波擺脫「媽媽手」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復健科張欽凱骨震波治療/台中慈濟醫院呂榮浩攝 在宮廟擔任會計超過三十年的六十歲許女士,長年數鈔票是日常工作;幾年前,雙手曾罹患腕隧道症候群;過個春節就又因「媽媽手」導致手指與手腕疼痛,再次就醫。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張欽凱考量病人無法暫停...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來勢洶洶!每年千名嬰幼兒感染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奇美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黃筱倫/奇美醫院提供 二個月大的吳小弟(33週早產兒),因出生週數不符合當時健保適應症,而未曾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單株抗體。入院前2天出現咳嗽有痰、流鼻水,並在入院當天發燒,經奇美醫院急診收治住院,胸部X光顯示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