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小健檢找到大問題 輕熟女慶幸及時發現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苗栗報導 圖:為恭紀念醫院乳房外科施秉庚醫師。 42歲的楊小姐參加公司健康檢查接受乳房攝影,意外發現右側乳房出現微鈣化點。雖然她平時沒有感到任何不適症狀,但由於影像顯示鈣化點排列密集且集中,健檢醫師高度懷疑為潛在病變,建議她進一步接受乳房切片檢查。經由為恭...

乳癌患者不再恐懼手術 大網膜皮瓣重建重拾美麗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大網膜自體皮瓣乳房重建技術術式流程:乳房腫瘤切除→腹腔大網膜拉出→手術後傷口及引流管(臺大醫院彭譯平護理師繪製)。   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一旦確診後許多女性都會徘徊在是否接受手術切除的抉擇,最主要...

乳房硬得像石頭 產婦乳房腫脹好難過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劉思妤醫師鼓勵媽媽們能多親餵寶寶,正確移除奶水,有助緩解乳房腫脹/台大竹北分院提供。   剛生產幾天的林小姐,自產後第三天開始,雙側乳房就腫脹不適,且越來越不舒服,甚至連雙側腋下都腫脹不已,乳房的脹痛感讓其不敢自己將奶水擠出,...

名醫會客室/六歲女童長胸部─「乳房早熟症」

文/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小兒科李翊誠醫師 小文是個乖巧活潑的6歲小女孩,最近2週忽然感覺左側胸口脹痛,媽媽看後發現小文左側胸部開始微微隆起,因擔心孩子有性早熟而帶至兒童內分泌科門診就診。在門診,小文的身高為115公分,體重為20公斤。醫師觸診後發現僅有左側胸部隆起2公分,且有可以...

乳癌正在年輕化  發現早晚是治癒關鍵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新北報導 圖: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首位,雙和醫院廖立民醫師呼籲女性應定期篩檢關心自己。 台灣乳癌逐漸年輕化,好發年齡層從45至59歲明顯下移,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廖立民呼籲,過去乳癌常被認為會發生在5、60歲,更年期前後等中高齡女性的身上,但這樣的觀念...

乳癌腫如乒乓球 先化療再手術提升治療品質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嘉義報導 圖:大林濟醫院整形外科莊濬綦醫師。 大林慈濟醫院近日收治一位罹患乳癌第四期的婦人,腫瘤已長到比乒乓球大並擴散到皮膚表面,造成乳房大面積破皮。經醫師評估後先進行化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開刀切除,並執行超顯微淋巴管與靜脈吻合術來預防淋巴水腫,大幅提升治...

單側乳頭凹陷竟發現乳房原位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彰化報導 圖:乳房攝影的左右乳房對比,左側乳頭凹陷(畫圈處)。   女生的乳頭大小雖然因人而異,但是如果原本乳頭形狀正常,卻不正常改變就應該要注意;彰化63歲賴姓婦女左側乳頭凹陷想要做乳頭整形,在進行乳房超音波時未發現有腫瘤,但手術當下切片...

蛤?46%乳癌患者 術後化療白做了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劉雨萱/台中報導 上圖:紅色圓圈處為乳房腫瘤 乳癌細胞分成多種,大部份患者在手術過後為了預防再次復發,都會在醫師建議下再次化療徹底殂殺腫瘤,但是如今隨著乳癌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已可以預知十年內的乳癌復發機率。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主治醫師陳豐仁表示,某些乳癌患者...

男兒身卻有大胸部 因患「男性女乳症」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上圖:男性女乳症患者治療前(左)、後(右)。 35歲戴姓男子,從小就是160cm、80kg的小胖子,因肥胖造成胸部凸出,到出社會上班後,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貌、體型,到健身房健身,沒想到身體線條變精實,胸部沒有縮小反而變大咪咪,還好透過抽脂手術及切除...

天天自我檢查乳房 竟然都沒發現罹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上圖:紅圈處為乳房攝影中發現之腫瘤 50歲的吳小姐是一名家庭主婦,觀念保守,覺得乳房是相當私密的地方,不願意讓他人碰觸,平時洗澡時也會自我檢查,都沒摸到硬塊。直到今年三月第一次接受乳房攝影後,竟發現已經罹患1期乳癌。 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