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長期作息不正常 乳房出現腫塊已是第四期乳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廖志斌醫師提醒,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增的患者不勝少數/光田醫院提供   原本只是摸到一個小腫塊,沒想到竟然是乳癌第四期!還轉移到多個器官。」一位來自北部的林小姐,長期輪大夜班、作息不規律,直至2023年5月在...

名醫會客室/延遲性乳房重建手術讓妳更有自信

文/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副部主任、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蒲啟明 現今乳癌的治療方法有長足的進步,但由於某些因素,有些患者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時並沒有同時接受乳房重建手術 ,原因可能是當時沒有接收到可以重建的選項,或是當時不適合接受重建手術,甚或是一接收到罹癌的消息心裡慌亂,只想治療癌症...

名醫會客室/乳癌病人重建之路

文/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副主任、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蒲啟明       失去乳房對每個女性來說都是一個難以抹滅的夢靨,病人不只因為疾病而憂慮,更為了失去乳房的自我影像改變而...

台灣女性近8成屬高密度乳房 乳房檢查要分齡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乳房檢查分齡建議表/美兆診所提供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僅2022年就有超過17,000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醫界提醒,台灣女性的乳房密度普遍偏高,約8成屬於「高密度乳房」,使得...

乳頭濕疹3個月未癒 檢查竟是乳癌第二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乳房外科簡姿萍醫師/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一名60歲婦人右側乳頭濕疹時好時壞、發紅滲液,並伴隨乳頭形狀改變,至皮膚科診所反覆就醫超過三個月仍未改善,最後求診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簡姿萍醫師,醫療團隊即安排乳房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乳頭...

小健檢找到大問題 輕熟女慶幸及時發現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苗栗報導 圖:為恭紀念醫院乳房外科施秉庚醫師。 42歲的楊小姐參加公司健康檢查接受乳房攝影,意外發現右側乳房出現微鈣化點。雖然她平時沒有感到任何不適症狀,但由於影像顯示鈣化點排列密集且集中,健檢醫師高度懷疑為潛在病變,建議她進一步接受乳房切片檢查。經由為恭...

乳癌患者不再恐懼手術 大網膜皮瓣重建重拾美麗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大網膜自體皮瓣乳房重建技術術式流程:乳房腫瘤切除→腹腔大網膜拉出→手術後傷口及引流管(臺大醫院彭譯平護理師繪製)。   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一旦確診後許多女性都會徘徊在是否接受手術切除的抉擇,最主要...

乳房硬得像石頭 產婦乳房腫脹好難過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劉思妤醫師鼓勵媽媽們能多親餵寶寶,正確移除奶水,有助緩解乳房腫脹/台大竹北分院提供。   剛生產幾天的林小姐,自產後第三天開始,雙側乳房就腫脹不適,且越來越不舒服,甚至連雙側腋下都腫脹不已,乳房的脹痛感讓其不敢自己將奶水擠出,...

名醫會客室/六歲女童長胸部─「乳房早熟症」

文/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小兒科李翊誠醫師 小文是個乖巧活潑的6歲小女孩,最近2週忽然感覺左側胸口脹痛,媽媽看後發現小文左側胸部開始微微隆起,因擔心孩子有性早熟而帶至兒童內分泌科門診就診。在門診,小文的身高為115公分,體重為20公斤。醫師觸診後發現僅有左側胸部隆起2公分,且有可以...

乳癌正在年輕化  發現早晚是治癒關鍵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新北報導 圖: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首位,雙和醫院廖立民醫師呼籲女性應定期篩檢關心自己。 台灣乳癌逐漸年輕化,好發年齡層從45至59歲明顯下移,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廖立民呼籲,過去乳癌常被認為會發生在5、60歲,更年期前後等中高齡女性的身上,但這樣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