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名醫會客室/如何預防「節日憂鬱症」?

文/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楊琇雯醫師 中秋節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是團聚的時光,期望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享受假期,共同烤肉賞月,是一件美好愉快的事情。但是對患有憂鬱症的明月(化名)而言,隨著中秋節的接近,心情反而更加低落焦慮,胃糾結一起,沒有食慾,空虛疏離的感覺在腦海中盤旋,覺得自己像處在黑洞中...

小六生洗手二小時 正視孩子的焦慮症及強迫症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有些孩子的意識行為,適巧就會透露出內心狀態,值得家長更加留心注意/新竹台大醫院提供(圖中兒童非文本個案) 「擔心手上有病毒而一直洗手,是生病了嗎?」小薇的母親憂心的詢問醫師。疫情開始時,小薇還是國小學生,當時雖然戴口罩上課、有時遠...

憂鬱症成因百百種 治療策略有賴個人化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憂鬱症成因多樣,從心理影響生理的例子並不少見,治療上有賴個人化規劃/本報資料照 憂鬱症發病原因受到個人基因、成長經驗,以及現實生活環境壓力多重影響,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出不同樣貌,因此需要有不同治療策略,部份病人可用單一藥物克服,但有些卻要加上心...

名醫會客室/應對憂鬱症患者 這些話語不要說

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 知名藝人李玟驚傳因為憂鬱症輕生,讓所有粉絲很難無法接受,關於憂鬱症許多民眾有錯誤認知,甚至有些話說了比不說傷害更大;多年來的臨床經驗,面對憂鬱症患者,你/妳必須知道的二三事,與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來預防憾事發生。 1.90%輕生的患者...

憂鬱、倦怠以為身心病 竟是8公分腦瘤作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經核磁共振檢查,患者腦中被巨大腫瘤所壓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58歲邱女士日前突然變得疲倦消極,以為自己是身心方面出了狀況,到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門診,經醫師問診後發現邱女士出現步行不穩、視力模糊、嗅覺喪失等症狀,便安排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發現...

職能治療找回精神病患生命的春天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職能治療工作坊活動海報。 長久以來,精神病患者一直被持續的污名化,殊不知在現代醫學發展下,對於精神病的治療早已跳脫一般人認知的藥物、電擊等方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文山職能工作坊自112年元月3日至13日舉辦「I WATCH-精神康復者的...

失眠、焦慮、心慌慌 究竟是什麼病?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衛福部臺南醫院精神科蔡宗諭醫師。 最近開始莫名覺得胸口有點悶、頭好像有點暈、肚子怪怪的、心跳好像跳很快、晚上也不太好睡,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出了甚麼問題,擔心自己是不是快死掉或者要瘋掉了。看了家醫科、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等門診,求助的醫...

上班壓力大怎麼辦?  心理師教3招自信出發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心理師符力中 各行各業就算是家庭主婦,講起來都有一堆壓力,尤其是工作上要求表現、家庭中想獲肯定,只要有欲求就會有壓力。一旦壓力突破抗壓點, 心理可能就會崩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心理師符力中教您3招,適...

小二生罹患憂鬱症 孩子行為突然改變是警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亞東醫院精神科暨青少年心智健康中心主任林育如。 小智心愛的奶奶在他升上國小二年級時的暑假過世了,原先開朗活潑的小智,在開學前幾天開始睡不著,常黏著媽媽哭。開學後,小智每天早上都說身體不舒服,哭著不想上學;學校上課也無法專心、下課也都只待在教室...

童年常期遭眨低 長大易患憂鬱症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兒童的成長對於成人後的性格相當重要,適度的刺激可以是成長動力,一旦過度就是眨低。 「刺激」一直是成長動力之一,不過在生活中不乏經常可見,以「愛」為名,用刺激為手段,實際上卻是在眨低對方人格的言行,尤其是當互動存在著從屬關係時,在上位者時常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