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乳癌患者不再恐懼手術 大網膜皮瓣重建重拾美麗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大網膜自體皮瓣乳房重建技術術式流程:乳房腫瘤切除→腹腔大網膜拉出→手術後傷口及引流管(臺大醫院彭譯平護理師繪製)。   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一旦確診後許多女性都會徘徊在是否接受手術切除的抉擇,最主要...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可更精準對抗乳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楊舜如醫師/成大醫院提供 乳癌為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媒體報導曾見許多名人罹患乳癌,甚至年紀輕輕即因而早逝。依據乳癌細胞所表現的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嬤抱孫玩被撞到胸部 摸到硬塊才知是乳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彰化報導 圖:光子刀治療/部立彰化醫院提供 56歲陸女士和孫子玩耍時被撞到右胸,摸到腫塊,還以為撞傷了,2週還沒好,檢查後竟是初期乳癌,手術後經光子刀放射治療,出現右胸及後右背緊繃的副作用,再以中藥及針灸調理。她直呼孫子一撞,讓乳癌現形,再經多科治療,回復...

乳癌手術大進化 切除+重建同時完成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一般外科陳昱天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27歲的林小姐日前因左側乳房疼痛,雖然沒有摸到明顯腫塊,但擔心健康狀況的她來到台北慈濟醫院乳房中心門診就醫。一般外科陳昱天醫師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乳房有纖維囊腫,屬於良性變化,卻不料...

更年期症狀心慌慌 中醫茶飲穴位助緩解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藉由手指按壓耳神門穴至出現痠脹感,有平靜情緒、穩定睡眠的作用/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50歲的林小姐一年前確診乳癌第一期,經外科手術後持續接受化療並服用抗賀荷爾蒙藥物,身體卻開始出現潮熱盜汗等不適,不僅晚上不斷被熱醒,白天也因情...

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醫藥可緩解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王禎佑醫師。 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且患者年齡從年輕到年長都有;45歲楊姓病患,因左側乳癌第三期進行化療,造成噁心嘔吐、食慾差、睡眠差體力差、手腫、皮膚紅癢、手麻腳麻等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

名醫會客室/乳癌四期別放棄~個人化治療重拾美好人生

文/台北長庚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朱家慧(長庚醫訊授權轉載) 隨著微創手術、基因研究、免疫治療、標靶藥物的發展與突破,一般外科醫師除了在開刀房的手術技術精進、突破思維、開發創意,也提供病人基因檢測的諮詢與新藥物的臨床試驗,許多過去被認為無藥可救、無法開刀的病人,如今可能擁有一線生機...

名醫會客室/乳房良性腫瘤一定要開刀嗎?

文/成大醫院乳房外科羅竹君醫師 現在有越來越多婦女願意接受乳房篩檢檢查,除了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無症狀女性,提供45-69歲婦女免費的乳房篩檢攝影外,乳房有任何異狀時,也可自行前往乳房外科門診接受詢問及評估。   一旦影像檢查發現乳房長腫瘤,患者經常會詢問醫師...

乳癌術後疼痛 中醫調理助遠離焦慮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劉蕙瑜醫師。 早期乳癌的治癒率高,以手術治療為主,而患者術後所經歷的不適症狀常造成情緒低落、焦慮緊張、精神萎靡等情緒。2020年的觀察性研究指出,46%接受乳腺癌手術的女性會出現持續性術後疼痛(≥3個月),且其中25...

名醫會客室/乳癌患者凍卵凍胚胎可保生育能力

文/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婦產科林亮華醫師 34歲的吳小姐因為摸到左側乳房有腫塊而就醫,接受了檢查和穿刺後,確診為乳癌。乳房外科的醫師告訴她,手術後可能須接受化學治療,而化學治療會傷害到卵巢功能,造成日後可能不孕,因此,請她至生殖中心諮詢。   經過了解,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