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別再裝了,胃造口相對鼻胃管更好

2016-07-24 14:54:49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嘉義報導

中風或需要長期臥床及吞嚥困難的患者,經常都需要裝置鼻胃管給予病患持續的營養供應。只是一旦裝上鼻胃管之後,所有的生活都變得不一樣。目前已經有健保給付的「經皮內視鏡胃造口」,直接在腹部造口,將食物導入胃部,不但外觀看不出來,連帶的灌食副作用也一併解決,對於無法直接進食的病患是一大福音。

60歲的李奶,一年前中風,導致吞嚥困難,後來她插上了鼻胃管,解決了進食問題。出院返家不久,子女發現,李奶奶越來越不想出門了,也不願意讓親友來探視她,時常在家生悶氣,甚至還自拔鼻胃管二次。在回診更換鼻胃管時,護理人員和家屬交談時,發現李奶奶因鼻胃管的原因,受不了他人異樣的眼光,甚至有次還嚇到隔壁的幼童,一直說李奶奶是怪物。經過醫師詳細評估後,接受建議做了「經皮內視鏡胃造口」。現在的李奶奶,鼻胃管不見了,在外觀上和一般人沒有差別,李奶奶開始恢復以往串門子,她的笑聲又迴盪在巷弄間。李奶奶由衷感謝醫護人員,讓她免於每個月換鼻胃管之苦,也不用接受異樣的眼光,又能自在和他人互動。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指出,所以的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就是在內視鏡的輔助下,於病人的左上腹打一個可通至胃內的小洞,再將灌食管從肚皮直接插到胃部,以進行灌食,整個手術操作過程約 10-15 分鐘即可完成,在病人腹壁上只留下 1.5 公分左右的傷口,是一項簡單又安全的技術。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的適應症包括:1.須長期依賴鼻胃管灌食者。(超過四週)例如:中風、漸凍人、鼻咽癌、顏面創傷、孩童智能障礙無法吞食者。2.長期放置鼻胃管反覆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胃潰瘍出血。3.需長期胃減壓者:如胃無力、腸阻塞。4.其它:覺得鼻胃管影響外觀、厭食症、氣切患者。

但是這項經皮內視鏡胃造口也不是人人可裝,只是相對的限制並不大,只有無法咽部或食道阻塞而無法接受胃鏡檢查,凝血功能障礙,有胃癌和腹腔感染以及肝硬化、肝腫大合併腹水或胃食道靜脈曲張及肥胖病患有裝置上的困難之外,一般裝置鼻胃管的病人都可改用這項選擇。

經皮內視鏡造口的功能除了完全取代鼻胃管之外,它還有許多鼻胃管所無法體現的好處,首先在外觀一項,就是完全看不出來病人和正常人有什麼兩樣;再者,鼻胃管需每半年更換一次,而胃造口最長可以1年半再更換。另外就是,胃造口管徑相較於鼻胃管要來得大,食物選擇更多,不必都只能吃安素,雖然嘗不到味道,但是營養來源可能更加豐富。而且一旦符合健保條件,胃造口是完全免費,而鼻胃管是每換一次管子還得要160的材料自付額。

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強調,目前台灣最普遍的長期管灌方法仍是插鼻胃管,然而長期使用鼻胃管易造成病人不適而自拔、易滑脫及阻塞、造成鼻部及食道潰瘍、逆流性食道炎、吸入性肺炎等,甚而影響吞嚥功能。再加上外觀上會影響其身體心理,造成社交互動障礙發生。而經皮內視鏡胃造口是一個比鼻胃管在餵食及照顧上更方便、較佳的進食方式。針對長期需要管灌餵食的病人而言,它不僅提高生活品質,也讓病人免於每月汰換鼻胃管之苦。

延伸閱讀

早期胃癌新醫技 不必全胃切除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上圖:左起吳星賢醫師、區士方醫師、牟聯瑞醫師 早期胃癌不一定得進行全胃切除,台南市立醫院腸胃肝膽科區(音同歐)士方醫師表示,透過內視鏡早期診斷病灶狀況,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治療,是一種比「微創」手術還「微創」的治療,不僅免開刀切除全胃,甚至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