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男子愛喝酒 37歲肝臟像海綿

2023-08-30 11:08:06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肝臟出現大顆泡泡/澄清醫院提供

 

一位37歲肥胖男性,原本就有脂肪肝病史,因失業在家,心情不好而整日借酒澆愁,之後腹部悶脹不適,且皮膚越來越黃,經肝臟切片檢查,發現多個大顆泡泡狀結構,肝臟被大量脂肪細胞浸潤,有肝臟衰竭的情形,澄清醫院胃腸肝膽科吳明駿醫師表示,有脂肪肝者,短時間內大量喝酒,容易使肝細胞受到重傷害。

 

這位患者經檢查時發現肝指數過高,診斷酒精性肝炎收住院治療。吳明駿醫師表示,入院後病人接受營養與白蛋白補充,但他的黃疸指數持續攀升,追蹤性超音波發現大量腹水,引流腹水效果不好,有肝臟衰竭的情形;之後血中病毒及自體免疫檢查,報告皆呈現陰性,在住院兩個禮拜不見好轉的狀況下,幫病人進行肝臟切片檢查。

 

病理結果排除感染或自體的因素,倒是在顯微鏡底下,可見多個大顆泡泡狀結構,肝臟被大量脂肪細胞浸潤,符合脂肪肝的診斷;經治療後病人的精神食慾漸漸恢復,肝指數也慢慢地往下降,終於在一個月後順利出院。

 

吳明駿醫師強調,脂肪肝不但可以引發肝指數上升,在感染、壓力、酗酒、或藥物中毒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造成肝衰竭,危及一個人的生命。

 

除了肥胖與代謝症候群,飲酒是導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短時間內大量喝酒,容易使肝細胞受到重傷害;如果一開始就受到太大的傷害,會拉長肝臟復原的時間,有研究指出,可以用低劑量類固醇,治療尚未變成肝衰竭的酒精性肝炎,但大多數人對支持性治療是有反應的。

 

吳明駿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脂肪肝不需要用病理切片診斷,但對於持續且嚴重的肝炎患者,肝臟切片檢查可以確定病因;遇到困難與瓶頸時,沈溺於酒精或藥物並無法解決問題,尋求適合你的社會資源協助,你可以走出低谷,重新擁抱「肝」甜人生。

延伸閱讀

這種癌症好發50歲以上男性 手術切除降低復發率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台北慈濟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許景盛醫師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肝癌是世界第五常見的癌症,好發於50-70歲男性,男女患病比約3:1。台北慈濟醫院肝病研究中心許景盛主任率領團隊與大林慈濟醫院合作,結合兩院癌症資料庫,針對長期追蹤的肝癌族群,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