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四管齊下治酸痛

2016-03-24 21:02:17

四管齊下治酸痛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筋骨酸痛已是現代人的通病,其成因每人不同,中醫在治療上可分四類,臺北市立中醫醫院陳朝宗醫師表示,局部熱敷、藥薰、推拿、按摩、整脊、理筋手法、針灸和內服中藥是最常見的方式,但是若要根除,仍需找到病根,否則只是不斷的重覆發病─治療的惡性循環而已。

  目前在坊間的中醫診所,對於筋骨酸痛的治療大概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局部熱敷、藥薰
  中草藥薰洗熱敷同時俱備熱療與中藥的療效,使得肌肉循環增加與減輕疼痛,恢復原來功能。
2、推拿、按摩、整脊、理筋手法
  舒筋活絡,促使肌肉之僵直、纖維化得以舒緩減輕疼痛、疲勞,恢復原本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臨床常見病患使用多種療法治療後不容

易根治,最常見的原因為產生「骨錯縫」也就是身體的關節因不適

當的外力或肌肉痙攣產生拉力使得小關節面錯位,常常需要整復手  法處理後,再加上肌肉舒緩等鬆筋方式療效才好,否則只是「馬殺  雞」一下常常短時間又復發。
3、針灸
  「以痛為俞」找到適當激痛點下針常有一針見效的神奇效果。現代研究顯示針刺有改善循環、增加腦內啡止痛、抑制痛覺神經傳導等  作用,所以針灸亦是一種治療酸痛症的好方法。
4、內服中藥
  中醫講「不通則痛」「不榮則痛」。中藥可調整體質、改善血液循  環與酸鹼度、強壯筋骨等作用。常用的治方有獨活寄生湯、當歸拈  痛湯、四妙散,芍藥甘草湯、葛根湯、疏經活血湯等不勝枚舉,但總離不開理氣、活血、散風寒濕、補肝腎氣血等的原則。
 

延伸閱讀

手腕酸痛竟不是媽媽手 頸椎神經壓迫才是元凶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 圖:郭俊佑中醫師。 48歲的薛小姐半年前出現右手腕疼痛,被診斷為俗稱「媽媽手」的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並接受兩次類固醇注射治療,卻不見好轉。疼痛甚至蔓延至虎口及大拇指根部,讓她生活大受影響。經朋友推薦,求助中醫,由郭俊佑中醫師評估後進行針刀治療,進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