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險癌症─胰臟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胰臟癌是一個高度惡性的疾病,診斷時大多數的病人已經是局部侵襲性疾病或已發生轉移,是現今人類癌症中最嚴重且最具侵襲性、預後也不佳的癌症之一,必須要到末期才會有顯著的病癥出現,且因為癌細胞快速生長的特性,導致大多數病患發病時,只能接受緩和治療;積極治療大多以手術開刀為主,也唯有手術治療,才能提供病患五年存活率的機會。而關鍵就在於發現腫瘤的時間和病期。
朱正心醫師表示,胰臟是位於後腹腔的器官,也是消化醫學中,以往較易被忽略的一環;而其被遺忘的原因,竟是因為解剖上位處邊陲,生理功能上懵懂難解,故被鄙視名為胰(夷)臟,它的身分才真是「深宮怨婦」。 但是胰臟,卻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兼外分泌器官,一旦它功能出現異常,就會有消化性症候和系統性代謝失調(例如:消化不良症候群、脂肪便、糖尿病…),真可謂「病不得也」。 胰臟癌是胰臟疾病中最為致命的,近年來,胰臟癌已躍居十大死亡癌症之一,而且有逐漸上升的傾向,因此需特加注意。
朱正心醫師說,只有約20%可以手術切除治療,唯有能提供外科醫師完全切除的機率,才是對應這類病症的不二法門。可手術切除的病人,五年的存活率為15~20%,而就整體胰臟癌而言,五年的存活率約僅3~5%。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3年死因統計資料,胰臟癌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8位(佔主要癌症死亡人數的4.0%),死亡年齡的中位數為70歲,胰臟癌的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3位、女性為第14位,男女性比約為3:2,近十年來胰臟癌的發生率愈來愈高,同時死亡率增加了15.7%。相較於胰臟癌在西方國家的流行率,約每十萬人有七到十人,最近20~30年來逐年發生率上升,好發於男性,黑人比白人多,至於其致病原因則成多元性,可能與吸煙、高脂低渣飲食,咖啡攝取有關,而長期酗酒與慢性胰臟炎,也具有密切關連性。
朱正心指出,胰臟癌為一緻密及纖維化性腫瘤,常見的原發性腫瘤為腺細胞癌,來自胰管或腺房的上皮細胞;另一類則來自內分泌細胞,例如胰島細胞瘤(islet cell tumor)、升糖素細胞瘤(glucagonoma)、體制素瘤(somatostatinoma)、VIPoma…等。 胰臟腫瘤約70%好發於胰頭部位,胰體及胰尾則佔其餘的30%。 且因胰臟是為後腹腔之器官,並鄰近肝門區、十二指腸、胃、和橫結腸,故易發上述器官轉移; 而胰尾腫瘤則比較會轉移至腹膜腔和脾臟。 由於附近血管、淋巴管、及神經分布密集, 所以也容易遠端器官轉移。胰臟癌的症狀,常呈現非特異性之腹痛、背痛、厭食、體重減輕、瀉痢、消化吸收不良、黃疸、及腹部腫塊。 理學檢查方面,對大多數病人助益不大,主要表現為上腹壓痛、黃疸、膽囊腫大、上腹腫塊等。 因此要早期診斷胰臟癌,需注意有以下臨床徵兆:(1)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且上腸胃檢查卻無特殊發現,(2)體重明顯減輕,(3)漸進性黃疸,(4)不明原因性胰臟炎、糖尿病,(5)慢性瀉痢及脂肪便者。
而一般性血液和血清學檢查特異性不高,常見肝功能異常,澱粉脢和脂肪脢升高,或血糖上升而已。 腫瘤標記(tumor marker)檢查有癌胚原抗原(CEA)、甲型胎兒蛋白(AFP)、致胰癌抗原(pancreatic oncofetal antigen)…,但仍無法充分提早診斷胰臟癌。 腹部超音波(echo)和電腦斷層攝影(CT scan),是相當敏感且方便的檢查,不僅可了解胰臟的解剖構造,與鄰近血管和淋巴結關係,更可以知曉局部器官(例如:肝、脾、結腸、十二指腸…)是否轉移,但病兆若是太小( < 1公分),且位於胰尾,容易被疏忽。 核磁共振膽胰管攝影(MRCP),亦常用於偵測胰膽管阻塞性病變的定性檢查。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ERCP),這是一種診斷兼治療的檢查,經由造影胰膽管,明白狹窄和阻塞的位置與特徵;更可藉此作切片、細胞學檢查,甚至置放內、外引流管,以緩解阻塞。 經皮穿肝膽道攝影(PTCD),針對擴大性膽管的阻塞性病變,用穿刺導管針於X-光透視鏡下完成膽汁引流。血管攝影(angiography)是一種侵犯性檢查,但它可提供詳細的腫瘤血管像、局部血管侵犯與包夾,可藉此降低非必要性剖腹切除手術。
朱正心強調,胰臟癌所採取的治療方法,端賴胰臟癌之分期; 第一期僅侷限於胰臟,第二期侵犯至鄰近組織,第三期擴散到局部林巴結,第四期已轉移至肝或更遠處器官。 但不管採行任何治療,接受積極支持性和營養照顧是必然需要的,面對這疾病,情緒的調適對病人和家屬都是極沉重的負擔。目前主流治療方式分為三種,(一) 外科手術,(二) 化學藥物治療,(三) 放射性照射治療。
就外科手術而言,最著名即是Whipple resection,它包含胰頭、遠端胃、十二指腸、膽囊、上端空腸切除,及胰、空腸吻合,胃、空腸吻合、迷走神經截除等。 但手術死亡率達12 - 21%,五年存活率也僅5 - 7%。至於姑息性手術有,膽道繞道手術、腹腔神經叢阻斷等。 化學藥物治療,可依臨床分期不同,選擇單一或多種組合藥物方式治療,而藥物有5-FU、 carmustine(BCNU)、 lomustaine(CCNU)、Stretozotocin,初步治療反應率約20 - 30%,而整體治療效果卻很低,估計5%以下。 放射線照射治療僅用於輔助性治療,目前仍無法治癒非切除性胰臟腫瘤,一般性照設計量約為4000 - 5000 rads,若配合化學藥物治療,可提昇治療成效,但一切治療方針,應和醫師密切溝通,才能獲得最大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