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中醫治療五十肩(原因與治療)

2016-03-23 15:41:13

中醫治療五十肩,擺脫不舉的手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55歲的張太太,是個標準的家庭主婦,平常除了做家事外,就是坐在電視機前面關心國家大事。最近張太太常常覺得右邊肩膀不時的痠痛,一開始張太太不以為意,想說多多休息就好,但沒想到,肩膀的疼痛不斷加重,晚上睡覺時右肩痛到無法入眠,活動也開始受限,一個多月後,右手已經無法梳頭和拿高處的東西了。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徐翊倫表示,張太太的肩膀痛是俗稱的五十肩,五十肩在醫學上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因好發年齡在50-60歲之間,所以俗稱五十肩或冰凍肩。其受傷原因為肩部軟組織及關節囊腔受損造成,一般以女性患者較多。五十肩的症狀以肩部疼痛及肩關節活動角度受限為主,患者常感到日常生活活動困難,如梳頭、穿衣拉拉鍊、搔背、甚至晚上睡覺,壓到患處倍感疼痛等。 

  徐翊倫說,五十肩罹患原因大多不明,現代研究懷疑與免疫異常、結締組織細胞變性有關,但若長期肩部固定不動、肩部過度使用、肩外傷、中風、停經後婦女、帕金森氏症、自體免疫疾病、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患),罹患率較高。

五十肩的臨床症狀分為三期:

  第一期(疼痛期):於休息時會感覺疼痛,但卻找不到真正的疼痛點。覺得整個肩膀都疼,尤其夜間疼痛更是劇烈,此階段持續2~9個月不等。 

  第二期(僵硬期):肩膀仍持續疼痛但逐漸減輕,肩關節出現僵硬。此時疼痛跟僵硬並存,日常活動受限,且肩部肌肉有萎縮的現象,此階段約持續4~12個月。 

 第三期(恢復期):肩膀疼痛逐漸緩解,但肩關節活動度仍受限。之後5~24個月逐漸恢復,若是未接受治療,活動度則很少能回到完全角度。 

  徐翊倫表示,可能會聽到有人說:『五十肩不治療也會自己好』,在西醫的研究中顯示,五十肩是種自限式的疾病,如上面臨床症狀的分期,患者會經歷疼痛期→僵硬期→恢復期的三個階段,歷時約一到四年,這樣說來,五十肩似乎是會自己好的。但是五十肩如果不治療,雖然可能到了恢復期,疼痛感與沾黏情形減輕,病人以為有改善了,但由於五十肩患者在疼痛期與僵硬期時,會因為疼痛而不敢動,不動之後疼痛就更嚴重,不動跟疼痛就成了惡性循環,而肩關節長久的不動,會造成局部的肌肉萎縮,及關節腔內軟組織的鈣化。所以五十肩雖然是自限性的疾病,但是若在疾病發生時不做治療或自我復健,等到病程結束後,肩關節的活動度,在做某些動作時,會變得「卡卡的」,無法完全恢復原來正常的功能,影響生活品質。 

   徐翊倫指出,在中醫五十肩的治療上,分為內治及外治兩個部分:

  內治法上,內科藥物的使用會著重於溫通經絡及活血化瘀兩方面。溫通肩部經絡的藥物可以促進肩部的血液循環,加速局部組織的代謝,配合活血化瘀藥物時,可加速沾黏組織代謝。

  外治法上,包括針灸及傷科治療,針灸可以使肩部的氣血循環增加、局部肌肉鬆弛,再配合傷科的手法,揉按鬆解僵硬的肩部及聯繫肌群,屈伸關節被動活動僵硬的肩部,剝離沾黏的組織。

  治療五十肩不只是醫生的工作,病人平常也需要持續的自我復健。常用的復健方法如下:

  彎腰繞圈運動:患者站立雙足稍分開,向前彎腰90度左右,患肢下垂,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出畫圈動作,動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漸到最大限度,每天1~2次,每次50~100回。

  手指爬牆運動:病患面對牆壁站立舉起患肢,手指觸牆,手指沿牆向上慢慢爬行到最大限度,然後向下回到原位,可於牆上紀錄每日到達的最高位置,以利觀察進步之情形,每天1~2次,每次10~20回。

  背後抬手運動:患者雙手置於背後,健側手握患側手腕部,健側手拉患側向上到最大限度,每天1~2次,每次10~20回。

  摸耳朵運動:患者站或坐姿,患肢高舉過頭頂,盡力觸到對側耳朵,同時頭部亦保持正中位置,每日1~2次,每次10分鐘。

  考德曼式運動(鐘擺運動):患者上半身前彎約90度,健康側靠著椅子等支持物,而讓患側肩膀和手臂自由下垂如鐘擺狀,然後利用身體的前後擺動,自然帶動患側肩膀和手臂運動,而可逐漸改善關節活動度受限等情形。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

延伸閱讀

如何治療肩膀酸痛與五十肩

如何自我治療肩膀酸痛與五十肩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中醫針灸之術早已獲世界各國所肯定,就連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不論膚色,只要有筋骨問題都會想要找中醫師推拿或針針灸治療,肩膀酸痛幾乎是每一位針灸師的衣食父母。所有針灸師都要感謝肩膀痛,因為如果沒有肩膀痛,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