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疾病根源之一

2016-03-23 12:24:59

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疾病根源之一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疆/台北報導

  高血脂是一種文明病,飲食生活習慣不當,高血脂症會提早報到,而產生對健康的危害。根據遠東聯合診所所長黃博昭教授表示,高血脂是可以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來加以預防或延後發生的。一旦血脂過高,心腦血管疾病很容易就找上門;因此對於飲食習慣越來越精緻,但是運動習慣越來越疏離的現代人,血脂肪是一項重要的健康指標之一,切不可輕視。

  台大醫學院黃博昭教授指出,所謂的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其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當血液中流通之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之濃度高於正常值時,就稱為高血脂症。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值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過低時,又稱為血脂異常。高血脂症除會導致心臟疾病之外,也與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

  黃博昭教授說,血液中膽固醇的來源有兩大部分:1.身體大部分的細胞自行合成(主要是肝臟及小腸之細胞),稱為內生性膽固醇。2.源自飲食,主要攝取自動物性食物,尤其是動物的腦、肝、腎及蛋黃等(詳述於後)。食物中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都在小腸被吸收。小腸黏膜可製造乳糜微粒,攜帶這些脂肪進入淋巴系統,再經由胸管進入血液循環。

  而膽固醇本身不全是壞東西,它是製造身體細胞膜的重要材料,也是合成賀爾蒙及膽酸的先驅物質。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這些脂肪就像油無法溶解於水一樣,它們在血液(以水為基質)中須與特殊蛋白結合成脂蛋白,才能溶於血漿中,隨著血液循環到身體各組織。而脂蛋白依它們離心後的密度區分為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有大量的膽固醇,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壁產生粥狀硬化,造成血管阻塞,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攜帶的膽固醇(LDL-C)被稱為「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很多的磷脂及少量的膽固醇,像清道夫,可將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移除,搬離血管壁,運回肝臟代謝,因此,高密度脂蛋白攜帶的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

高血脂與動脈硬化

  黃博昭教授進一步指出,膽固醇 (特別是壞的膽固醇) 或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時,容易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脂蛋白可自由出入血管壁,當血液中脂蛋白濃度過高時,脂蛋白(含膽固醇等)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引起局部發炎反應,吸引單核球沾黏進入血管內層,變成巨噬細胞吞噬堆積的脂肪。吞進脂蛋白的巨噬細胞堆積在血管壁中,形成黃色黏稠的斑塊,造成粥狀硬化。巨噬細胞還會分泌一些細胞激素,刺激血管壁上平滑肌細胞增生,使斑塊纖維化,加速動脈硬化,使血管管腔變小,血液流通困難。硬化斑塊有時會被血流衝擊產生裂隙,在該局部形成血塊,堵住血管而產生大病變。

  動脈硬化病灶好發生於全身血管,最常發生的部位為冠狀動脈、頸動脈及腸骨動脈。病灶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梗塞、腦出血(俗稱腦中風)。阻塞發生在腎臟血管,會造成腎性高血壓、腎衰竭。發生在下肢動脈,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走一段路腿疼,休息一下又好了)。病灶若發生在冠狀動脈,血管壁因阻塞而血流減少,發生心肌缺氧,出現心絞痛 (胸口有壓迫感、胸痛等症狀)。血管壁阻塞變大或硬化斑塊破裂,會造成心肌梗塞。

美國流行病學專家指出,血中總膽固醇濃度愈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愈大(如圖2)。冠心病的死亡率,也隨著膽固醇的濃度上升而增多,舉如總膽固醇>244 mg/dL時,冠心病的致死風險為膽固醇<182 mg/dL的3.4倍(圖3)。一般言之,血液中總膽固醇濃度每下降10%,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得病風險可減少20-30%。冠心病的病人接受 statin 藥物治療時,總膽固醇濃度每下降10%,死亡風險可減少15%。

三酸甘油酯

  三酸甘油酯俗稱中性脂肪,也源自食物及身體細胞自行合成。當飲食中之碳水化合物及油脂經小腸消化吸收,三酸甘油酯由乳糜微粒攜帶進入淋巴系統注入血液,循環至肝臟脂解利用。肝細胞也可將乳糜微粒分解成極低密度脂蛋白。因此,飲食是高三酸甘油酯血症之很重要原因。喝酒、肥胖、糖尿病及缺少運動,都會導致三酸甘油酯濃度上升。血中三酸甘油酯的濃度高時,與罹患冠心病也有關,只是其關聯性不像膽固醇與冠心病之關係那樣緊密。三酸甘油酯值非常高(大於1000 mg/dl)時,血液比較混濁,有時會呈乳糜樣。這類的病人,因乳糜微粒及極低密度脂蛋白(均含大量的三酸甘油酯)顆粒大,很難進入血管壁引發冠心病,但較容易引發急性胰臟炎。三酸甘油酯偏高的人,如果大餐或喝酒後突然腹痛,可要考慮是否已發生了急性胰臟炎。

血脂的正常值與異常值

血脂正常與異常值 (血脂單位mg/dl)

血脂

正常(理想)

邊際危險

高危險

總膽固醇 (TC)

<200(<160)

200~239

≧240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130(<100)

130-159

≧160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40(≧60)

 

<40

三酸甘油酯 (TG)

<200(<150)

200-400

>400

 

高血脂症之分類

我國高血脂症(血脂異常)之分類

分類

血脂濃度mg/dl

高膽固醇血症

總膽固醇(TC)≧200

混合型高脂血症

總膽固醇≧200且三酸甘油酯≧200

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三酸甘油酯≧200且合併TC/HDL-C≧5 或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40

 

 

高血脂症的藥物治療

  黃博昭教授表示,對於高血脂症的藥物治療,本國學者參考「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和「國際血脂資訊局」指引,修訂「全民健保降血脂藥物使用規範」,但是如果沒有心血管疾病者需先經3~6個月非藥物療法。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才可立即處方降血脂藥物(同時給予非藥物療法)。治療目標於有心血管或糖尿病患者須比較嚴格,即總膽固醇須降至<16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須降至≦100 md/dl。

全民健康保險降血脂藥物使用規範 (血脂單位mg/dl)     

血脂異常之起步治療準則

血脂濃度

≧2個危險因子

TC/HDL-C >5 或HDL-C< 40

治療目標

無心血管疾病患者(先經3~6個月非藥物治療,未達治療目標才開始使用藥物)

 

TC

≧200

V

 

< 200

≧240

 

 

< 240

LDL-C

≧130

V

 

< 130

≧160

 

 

< 160

TG≧200

 

V

< 200

有心血管疾病 或

糖尿病患者

 

TC≧200

 

 

< 160

LDL-C≧130

 

 

≦100

TG≧200

 

V

< 150

 

註一:(V) 需同時併有此項條件

註二:危險因子指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男性≧45歲、女性≧55歲、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

  而治療高血脂的藥物,有statins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等四大類(如表五)。治療期間,有些病人可能有少許副作用。因此,服藥後應定期(每3-6個月)抽血檢驗,查看有無肝異常或橫紋肌溶解等副作用。如已達治療目標,降血脂藥可減量服用。

降血脂藥物之種類及副作用

藥物種類

副作用

禁忌

Statins

肌病變、肝功能異常

肝病

膽酸結合樹脂

腸胃不適、便秘

中性脂肪 > 400 mg/dl

菸鹼酸

臉潮紅、高尿酸、肝功能異常、腸胃不適

肝病、痛風

纖維酸鹽衍生物

膽結石、肌病變

肝病

 

高三酸甘油酯症

  黃博昭教授強調,控制熱量的攝取,維持理想的體重為首要,病患

應          避免甜食,少食用果汁、汽水、糕餅及其他加糖食品。多採用多醣體食物,如五榖根莖類

。多攝取深海魚類,如秋刀魚、鮭魚、海鰻及鯖魚等。深海魚含有很多omega-3脂肪酸,可減緩血液凝集速率,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值。          酒類應減少飲用

 

,男性每天飲酒之酒精含量不超過 20 ~ 30 公克,女性每天不超過 10 ~ 20 公克。例如:紅酒 12.5 vol %  100 毫升(紅酒) = 12.5 公克(酒精)(紅酒 1 瓶 750 毫升 可分 3 ~ 4 次飲用)每日少酌(小於30公克之酒精),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也會升高三酸甘油酯。因此,血脂異常者要喝多少酒才適當須多方考量。

食物之膽固醇含量─(每100公克或2.7台兩含膽固醇之值)

一般人每日膽固醇攝取量應低於300毫克

肉類

膽固醇(毫克)

豬腦

2530

內臟 (豬肝、腰子)

422

臘腸

150

肥肉 (牛、羊、豬)

118

排骨肉

105

瘦肉 (牛、羊、豬)

71

胸肉 (雞)

39

蛋類

膽固醇(毫克)

蛋黃 (雞)

1400

烏魚子

632

魚子醬

300

一個蛋黃 (雞)

266

蛋白

0

海鮮類

膽固醇(毫克)

蝦米

645

魷魚絲

330

魷魚

231

魚脯

209

花枝

161

154

罐頭鮑魚

136

九孔

102

蟹肉

100

龍蝦

85

一般魚類

50-90

文蛤、牡蠣 (蚵仔)

53

海哲皮

16

海參

0

油類

膽固醇(毫克)

牛油

260

豬油

56

植物油 (花生油等)

0

奶製品

膽固醇(毫克)

奶油

140

起司

100

全脂奶粉

91

冰淇淋

45

低脂起司

20

鮮奶

13

脫脂奶粉

9

植物性奶油

0

其他類

膽固醇(毫克)

蔬菜類、瓜果類、五榖類

0

 

 

 

 

延伸閱讀

成人健檢三成高血脂、二成高血壓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李先生,52歲,某科技公司主管,經常飲食不正常,應酬、宵夜樣樣來,常感到頭暈、頭痛,因為感冒到附近診所就醫,診所醫師就幫他做了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竟然血壓、三酸甘油酯等都超標,腰圍也超過90公分,有腹部肥胖。根據國民健康署104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