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陳玠宇
許多人在家裡都備有血壓機,但是您知道血壓要怎麼量才標準嗎?80歲李奶奶,平時身體還算硬朗,然最近因為氣溫巨幅變化,開始感到容易頭暈、胸悶、肩頸僵硬痠痛、容易疲倦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感冒,於是就近到家裡附近的診所就診,然而在服藥後依舊未見改善,某天甚至在家中昏倒,家人驚覺事態不對,緊急送醫治療。
就醫時發現李奶奶血壓飆破200/120毫米汞柱,且檢查發現高血壓同時誘發中風及心肌梗塞發作,所幸在經過各科醫師專業治療及家人細心照料下,逐漸恢復健康。家人回想起來,李奶奶平時在家裡偶爾量測血壓時,往往血壓數值常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上,因聽信網路謠言,認為老人家血壓要求不用太嚴格,所以不以為意,甚至以為血壓高是正常老化現象,直到這次事態嚴重,才驚覺調控血壓的重要性。1945年美國已故的羅斯福總統即因高血壓致腦溢血而死亡,而台灣也有許多演藝人員及政治人物也曾因高血壓併發症而深受其害。
很多人聽到「高血壓」這三個字,以為只是醫學專有名詞,認為它與自身毫無相干,殊不知它卻距離我們相當近,在過往,高血壓常被認為跟年長者畫上等號,但近年因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再加上年輕族群喜愛重油、重鹹、重口味、高熱量甜食等食物的關係,高血壓已走向年輕化。
根據2022年衛福部死因統計顯示,國人與高血壓密不可分之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在前10大死因中佔第2位、第5位及第7位,合計一年就有超過4.4萬人死亡,總和年增率高達20.8%。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共病危險因子,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輸出時,在動脈管壁內所產生的壓力,同時也會受到年齡、運動、體重、抽菸或情緒等因素影響。當血管壁愈硬化、狹窄或愈緊繃時,血壓也會愈高,當初期血壓升高時,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130/80」是當前多數國際準則認定的高血壓數值,起因於美國在2017年修改高血壓指引,正式將高血壓診斷數值下修到130/80毫米汞柱,起因於此數值下修可以得到臨床上較多好處的心血管死亡與併發症風險下降,也因此台灣高血壓學會與心臟學會在歷經多次文獻分析與專家討論後,也採用「130/80毫米汞柱」為高血壓診斷的準則,並且強調居家血壓量測的重要性。居家量測血壓的方式採用「7-2-2」準則法,「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根據台灣的統計,成年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其中45歲以下發生率約為7%,若長期處於高血壓狀態下,罹患腦中風的機率增加40%、心血管疾病增加25%、腎臟衰竭機率增加10%。
根據2021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跨國多中心研究(STEP trial),針對60至80歲華裔族群,若血壓嚴格控制在110-130毫米汞柱對比130-150毫米汞柱,發現嚴格控制血壓可減少近3成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此結果與2015年美國發表的多中心研究(SPRINT trial),嚴格控制血壓小於120毫米汞柱比控制血壓小於140毫米汞柱得到減少25%心血管事件風險及減少27%全因死亡率的結果不謀而合。
此外,關於白袍性高血壓(診間高壓、居家低壓),根據最新的研究數據分析6萬多名歐美及亞洲的白袍性高血壓患者,發現未給予治療的這類病患,罹患心臟病風險度增加36%、任何因素的死亡風險增加33%、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則增加109%。關於隱匿性高血壓(診間低壓、居家高壓),會增加1.88倍的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2.17倍的中風風險,以及任何因素的死亡風險增加183%。
而最新的2023年發表於高血壓期刊的西班牙前瞻性研究,發現針對收縮壓在130以上之年齡相對年輕(平均年齡44.8歲)之無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歷經平均25.7年的長時間追蹤初級預防分析,在校正年齡等因素分析之下,發現收縮壓介於130-139毫米汞柱族群與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族群相比,後續心血管事件(心血管併發症及死亡)風險度增加65%,而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的族群與小於120毫米汞柱相比則風險度增加82%;此外,分析發現在收縮壓介於130-139毫米汞柱族群中,一開始心血管風險度較高者較風險度較低者之後續發生心血管事件風險度增加3.85倍,心血管併發症及全因性死亡風險度則增加3.43倍,也因此,嚴格將收縮壓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也具長期預後臨床價值。
平日若無養成量血壓的習慣,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點察覺高血壓的存在,但傷害卻往往累積於無形,一旦當持續累積一段時間後,便會開始產生明顯的症狀與併發症,甚至導致無可挽回的結局,因此,維持血壓標準穩定,遠離高血壓隱形殺手是當今身體保健與養生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