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上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陳威達醫師
現代人生活處於緊張狀態下,尤其一般的上班族或是電腦族,長時間低頭工作或是低頭注視螢幕,加上智慧型手機的風行,使得低頭族盛行,因為姿勢不良,加上缺乏運動,造成肌肉長時間緊繃而出現僵硬、酸痛等現象,甚至會出現偏頭痛等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陳威達表示,肩頸酸痛分急性期與普通期,急性期必須尋求治療,過了急性期就要自我訓練頸部肌耐力,預防再度發生。
當肩頸出現僵硬、緊、酸、麻、疼痛等任何一項症狀時,即可稱為肩頸症候群的患者。所謂頸部肌耐力訓練就是以左手掌按住左邊太陽穴,讓手和頭部自行施力互推,一次十秒,兩手輪替,接著就是用三指的指腹按住額頭,讓手指和額頭各往相方向施力,結束後就換後腦,以相同方式,每天可以進行三個週期,每一週期二十次。剛開始時力道不要過大,以免受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陳威達表示,急性期要治療舒緩疼痛、放鬆僵硬的肌肉,可以使用熱敷、引痛點超音波治療、肌肉電療,肌肉伸展術(拉筋)與肌肉深層按摩術、引痛點注射。當急性期過後,適當運動讓肩頸肌肉更進一步放鬆,正確的肌力訓練,增加頸部關節穩定度,避免疼痛、緊繃、酸麻等症狀復發。
肩頸症候群又以肩頸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在低頭族、電腦族最常見,好發於容易緊張、壓力大或長期固定同一姿勢者,其特徵包含出現壓痛點、頸部肌肉僵硬。症狀若是上肢或上背部出現酸麻、無力、萎縮等現象,則是頸椎骨刺的增生或是椎間盤突出而壓迫到頸部神經根,退化性頸椎炎或頸椎間盤突出常見於年紀大的民眾,或是頸部長期受到壓力的舞者,但是低頭族、電腦族肩頸症狀久若未改善,可能會進一步造成惡化。
陳威達說,要預防肩頸肌症候群,在日常生活中,要維持良好姿勢,避免維持同一姿勢超過30分鐘,並應適時活動一下並做伸展操來活動筋骨,放鬆肌肉。若症狀已明顯,建議儘快就醫,臨床治療可區分為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兩種。前者是以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與肌肉鬆弛劑。後者則包含熱療、電療、頸部牽引與運動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