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膽囊切除仍患膽結石 天生特易結石體質

2016-06-21 11:20:52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台中報導

67歲蕭女士,年經時曾前後三次罹患膽結石,均以開刀方式取出,第三次甚至還將膽囊全部切除以絕後患;不料相隔31年後,結石還是找上門,讓她痛得冷汗直冒。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周偉強醫師透過內視鏡膽胰管治療術,順利除去心腹大患,讓蕭女士也享受到醫療科技的進步,不必開刀就能恢復健康,但是也讓她自己對天生容易結石的體質感到無奈。

蕭女士細數與石頭為伍的人生,將近半世紀。她說,膽結石第一次開刀時,年僅20歲,石頭像成人大拇指。25歲二次開刀,到36歲三度就醫,又是膽結石作祟,醫師建議拿掉膽囊,杜絕結石再犯,她以為從此可以跟結石說拜拜。想不到她在相隔31年的67歲,還要再經歷既熟悉又陌生的疼痛,發燒不適,檢查後竟是總膽管有一顆3.5公分的大結石。

「那麼大的石頭現在很少見」周偉強醫師表示,拿掉膽囊不表示膽管不再長石頭,或許是體質,也可能跟膽汁成份或流速有關,像一條河,流得快沒有沙,流得慢就會有沙子沈積養大成結石。他說,醫療愈來愈方便,坊間內兒科診所超音波一掃瞄就會發現膽管問題,很快就能查出病因,因此已少見那麼大的石頭。

蕭女士則說,3次手術疤痕,肚皮都成了「YKK拉鍊」,多年不再發作,才會一直把膽石痛當成胃在痛,止痛藥吃一吃就不管它,每天喝水2500CC,也有運動習慣,竟然還是長出膽結石,只能說是體質因素,這次不必開刀就拿出石頭,真的很好,未來一定要固定時間回診檢查。

一般結石用內視鏡手術就可以解決,但太大的結石會有困難,蕭女士原本擔心又要手術,十分緊張,結果外科醫師更擔心沾黏問題,最後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周偉強醫師採取「內視鏡膽胰管治療術」(ERCP),以內視鏡切開總膽管開口,然後四次碎石,把大石變小石頭再一顆顆清乾淨。

周偉強醫師表示,內視鏡仍有風險,但跟開刀比較,相對低很多,一般來說,結石1公分以上就算是大的了,蕭女士的石頭養到3.5公分「真的很大」,也沒辦法用一般取石網抓出石頭,進一步以運用機械式碎石,讓大石頭裂成好幾顆小石,前後碎石四次,石頭終於拿乾淨。

從事內視鏡膽胰管治療術已有卅年、服務超過萬人的周偉強指出,內視鏡膽胰管治療術早在一九七三年推出,把內視鏡原只能「看見」的功能,進步到可以治療,可以說是微創手術先河,總膽管結石,醫界目前都以內視鏡方式解決為優先,失敗後才考慮傳統開刀。

延伸閱讀

名醫會客室/反覆膽管內結石 恐是肝外膽管癌

文/輔大醫院器官移植及肝病治療中心主任楊博智醫師 70歲老先生,因為上腹痛、發燒、皮膚泛黃至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發現在肝外的膽管內有結石,造成膽管阻塞、細菌感染,經內視鏡膽道攝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取出多顆膽管結石,並住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