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乳頭濕疹3個月未癒 檢查竟是乳癌第二期

2025-10-16 10:12:43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乳房外科簡姿萍醫師/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一名60歲婦人右側乳頭濕疹時好時壞、發紅滲液,並伴隨乳頭形狀改變,至皮膚科診所反覆就醫超過三個月仍未改善,最後求診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簡姿萍醫師,醫療團隊即安排乳房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乳頭下方合併有兩個邊緣不規則、部分模糊的腫瘤病灶,經穿刺切片後確診為乳癌第二期。

 

乳房外科簡姿萍醫師與病患討論後,隨即安排部分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採樣手術,以「中央切法」切除乳頭及乳頭下方腫瘤病灶,達到腫瘤根除,術後再配合放射線治療,降低腫瘤復發之風險,手術隔天即出院。相較於乳房全切除手術,部分乳房切除傷口較小且疼痛感低,同時仍保留自身乳房,外觀滿意度高。

 

簡姿萍醫師指出,許多病人會擔心部分切除手術是否會切不乾淨、腫瘤容易復發。目前研究顯示,部分乳房切除手術配合放射治療,以及依照腫瘤分型,後續個人化的荷爾蒙治療、化療及標靶治療等治療計劃下,局部切除的存活率與全乳房切除相當。但是否能夠進行部分乳房切除手術需考量腫瘤大小、位置、乳房體積比例等因素,經有經驗的醫療團隊審慎評估下,規劃出最適宜的手術計劃。

 

至於乳頭重建問題,簡姿萍醫師表示,乳頭主要為美觀用途,可於輔助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療程結束後,利用局部皮瓣及刺青重建乳頭。

 

簡姿萍醫師表示,該病患乳頭病灶疾病稱為Paget’s disease,是較為罕見的乳癌表現,以乳頭乳暈濕疹、發紅潰瘍、糜爛及分泌物為症狀,約85%有此乳頭病灶的患者,會合併乳房內「同時」有乳癌或原位癌的病灶,因此乳房超音波是至關重要的診斷工具。提醒女性朋友,若乳頭乳暈出現濕疹不癒,治療超過兩個禮拜以上仍未改善,務必儘早至乳房外科門診接受檢查。

 

目前健保署建議,40歲以上至74歲的婦女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篩檢,配合乳房自我檢查,若有乳癌家族史則應提早接受定期乳房超音波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升治癒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