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孩子長出雙排牙 醫:重清潔、別緊張

2023-07-25 09:53:14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兒童牙科陳宜宏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正逢換牙期的6歲小弘日前在下排門牙處長出兩顆恆齒,但原來的乳牙卻沒有絲毫鬆動,媽媽擔心小弘日後會因此造成齒列排序不齊,趕緊帶兒子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門診檢查。陳宜宏醫師評估小弘的恆齒雖然已經完整長出,但不影響進食,也未有其他不適,因此建議家長回家仔細清潔、觀察即可,不宜急著拔除。返家3個月後,小弘下門牙的乳齒自然脫落,在後方的恆齒逐漸長回正常位置。

 

國外研究指出,在換牙時期約有五成的小朋友會因門齒紊亂影響美觀與生活品質而前往牙科就診。陳宜宏醫師說明,咬合不正通常是由遺傳、環境與特定因素造成,且有複雜的交互作用進而影響正常的生長與發展。有學者提出咬合不正是飲食與生活型態轉變所造成的一種文明病,認為現在的孩子從小養成喝飲料、吃精緻食品,較少使用上下顎而導致牙弓發育不良與齒列擁擠紊亂。但青春期前的兒童是否能透過增進咀嚼能力來改變牙弓的大小與牙齒排列目前仍待實驗確定。

 

「換牙時,乳齒的牙根會被下方逐漸萌出的恆齒牙胚吸收、變短,最後剩乳齒牙冠掉落,但要是恆齒的牙胚發育偏向乳齒舌側,就會導致乳齒牙根未被吸收或吸收不全,形成兩套牙齒同時存在的情況。」陳宜宏醫師指出,不論下門牙空間足不足夠都可能發生雙排牙,因此並不是出現雙排牙就得在第一時間拔掉乳齒,只有當「乳齒晃動造成不適」、「影響孩童進食與營養攝取」、「因清潔死角導致牙齦發炎腫脹」、「兒童有拔牙意願」時才會建議拔牙。

 

除了注意孩子的換牙情況,陳宜宏醫師也提醒家長,在孩子的第一顆乳齒萌發後就要開始使用牙刷,並每天使用含氟濃度1000ppm的牙膏刷牙至少兩次。此外,暑假期間,家長們更可以善用健保資源預防齲齒發生,包括第一顆乳齒萌發後至未滿6歲,攜帶兒童健康手冊,每半年可塗氟一次,也可透過牙菌斑顯示劑確認刷牙後是否有殘存的牙菌斑,教導兒童正確地刷牙。

 

 

延伸閱讀

與死神拔河 北慈戰力統合成效佳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台北慈濟醫院團隊透過醫囑的準確執行以及跨團隊的迅速對接,大大提升OHCA患者整體存活率,並降低併發症與後遺症的發生/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53歲的楊先生為業餘棒球隊的投手,平常假日都會與球隊一同練習,身體狀況良好。一個月前,楊先生在球場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