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飲食控制得宜讓糖尿病患免憂

2016-09-12 18:57:18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上圖(右二):台北仁濟醫院總院長戴東原醫師

大半輩子都在與糖尿病防治工作打交道的台北仁濟醫院院長戴東原,獲得今年國健署頒發「健康促進項獻獎」;對於糖尿病患的飲食控制有深入研究的他說,想要完全治癒糖尿病,以現在的醫學還做不到,但是由於有效的藥物增加很多,只要做好生活管理和飲食控制,糖尿病人也能和一般正常人一樣過著有品質的生活。

現任台北仁濟院總院長的戴東原醫師,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系、日本新潟大學醫學博士。民國55年進入台大醫院服務後,就一直到民國92年退休,近40年都是從事糖尿病研究與治療。當年他離開台大醫院是為了交棒給年輕的一代,是是隨即投入了,全台北平均年齡最高的萬華區,在11年前接下位在萬華的仁濟院時,思考到萬華是台北市老年人比例最高的地方,醫療資源也比較差,與其在條件好的醫療院所繼續服務,何不投身萬華,推展糖尿病服務、促進老人健康。當時答應後,就這樣一直做到現在。從台大醫院退休13年後,能獲獎是肯定他這50年來促進國民健康的努力,內心感到非常欣慰。

一輩子都在研究糖尿病的戴東原醫師,到萬華服務後,短期內建立糖尿病的共同照護網,戴東原說:「每次只要看到病患控制得很好,就很滿足。」曾有一位82歲的女性,五年前被診斷罹患糖尿病,兩年前還一度因為急性胰臟炎住進醫院接受胰島素注射,經過少量口服降糖劑加上飲食控制,三年半後體重減輕六公斤,血糖控制數值都一直維持良好,藥量也還維持小劑量。

戴東原引用數據顯示,300位參與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病人,平均年齡61歲,罹患糖尿病平均有8.6年,加入照護網後,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以及吸菸比例都明顯減少,且每周運動次數也增加。他強調,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等衛教師同仁透過與病人的深談,從既有的生活中找到方法幫病人改善生活習慣,而不是直接給一張作息表要求病人照做,因為生活徹底改變難度高,但從生活中逐步改變才有比較高的成功機會。

戴東原強調,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只吃藥不控制飲食與改善生活習慣。英國女首相梅伊也是糖尿病患者,依舊能處理國事,甚至還能爬山運動,比一般人更出色,重點都在維持好的生活習慣。

這幾年來因為國民健康署的大力推動加上民間團體響應,民眾對糖尿病的認知明顯提高。戴東原指出,從健保2000年至2009年資訊分析的數據顯示,這十年間糖尿病發病率只有些微增加,顯示即便在台灣老年人持續增加下,卻能維持糖尿病發病率的穩定,代表國人對糖尿病預防已經有相當認知及警覺。

戴東原建議民眾,減少看電視的時間,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電子用品,多花點時間在運動場所,並及早控制飲食、維持正常作息,有助於減少糖尿病的發生。他笑說,「現在很多人連搭捷運都在滑手機,這些3C產品比電視還可怕,千萬記得,別一直低頭,總是要起來走一走、動一動。」

他說:「俗話說『不知足終身憂,知足則常樂』,不敢說自己多有貢獻,但在糖尿病領域中的努力,已經沒有遺憾。」他希望在台北仁濟院總院長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任內,能把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做的更好,提升民眾對糖尿病防治的知識。而獲獎是對自己的肯定,但他念茲在茲的還是糖尿病防治,總是不厭其煩的告訴患者,「嘴巴長在臉上,腳長在自己身上,想要控制糖尿病就要少吃多動。」如果真的無法做到,千萬別拖延,趕快到醫院找糖尿病照護團隊求助,經過照護團隊的專業且客製化的建議做好自我管理,必要時接受藥物治療,糖尿病不是絕症,只要控制得宜,一樣能活得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