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語言發展遲(特徵與治療)

2016-03-23 14:40:08

語言發展遲緩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對大多數家長而言,「說話」是一件自然而然就會的事情,當家中有二、三歲還不會說話的孩童,有家長總認為“大隻雞慢啼(台語)”長大就會說話,如果又加上資訊不足及觀念老舊,會讓發展遲緩的小孩錯過治療的黃金期,進而影響子女的學習及人際關係的問題。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語言治療師黃千玲表示,影響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是相當複雜的,包含了「生理因素」或「環境因素」都可能影響語言發展,但排除聽力障礙後,常見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隔代教養、新移民之子、自閉症及一些罕見疾病等。
 而觀察孩童有下列任何一種語言溝通異常表徵時,均須提高警覺,找出可能原因及早診斷治療,使兒童能免除或減低語言異常的程度。 
語言溝通異常表徵:
(1)至半歲仍未對聲音有反應。
(2)至一歲仍未顯示溝通意圖。
(3)至兩歲仍未說出任何話語。
(4)幼兒說話時大多使用母音,很少用子音。
(5)語音能力比正常的發展時序晚一年以上。
(6)幼兒至三歲以後仍不會說句子。
(7)幼兒至三歲以後仍有許多子音省略。
(8)五歲以後仍以簡單的語音替代困難語音。
(9)五歲後句子結構仍明顯的錯誤。
(10)無論何年齡,兒童皆因說話而侷促困窘。
(11)五歲後仍無法流利說話,或出現不正常節律、速度與語調。
(12)聲音單調、平、直、音量太大或太小、音質極差。
(13)音調與年齡、性別不符。
(14)有顯著鼻音過重或缺乏的現象。

 黃千玲指出,若有以上任何一種語言發展遲緩特徵的兒童,應及早至醫療院所接受醫師的診斷與評估,找出潛在的病因以及最適合的治療訓練方式。語言治療師提供技巧和方法,父母或主要日常照顧者就是最好的執行者,以下提供在家可幫助孩子語言發展的一些方法:
(1).建議使用單一種語言和孩子溝通。
(2).放慢速度和小孩說話
(3).可利用非口語(手勢、表情)加上口語,增加動作理解。
(4).增加多元的刺激如:帶孩子去大賣場、學校、遊樂場、運動公園或旅行等,讓他嘗試各種事物及詞彙,可增加學習效果。
(5).利用喜歡的玩具來擴充語言的表達及理解,並非一定要教科書。
(6).雖然目前口語表達能力僅幾個,但是家長仍需不斷重複大量給於,日常生活中每件事物的口語的解說與指認。
(7).適時的給予小朋友鼓勵與稱讚。
(8).雖然口語表達能力僅幾個,但是父母仍需不斷重複大量給於,日常生活中每件事物的口語的解說。
(9).盡量讓小朋友完成能力所及之事務,避免剝奪學習的機會。
(10).對個案無法立即回答之問題,可增加耐心等待或提示,以增加孩子語言溝通機會。
(11).給孩子多一點的思考時間來回答問題,並且多一點鼓勵。
(12).每天撥30分鐘和孩子相處如玩遊戲或閱讀。

 

 黃千玲強調,雖然語言溝通是人類的重要發展本能,若要語言溝通發展的好,仍需要先天及後天環境的配合,足夠的語言刺激和學習經驗,才能一步一步地,由單字詞→雙字詞→片語→簡單句→複雜句→說故事等,慢慢的發展出來。不論是何種原因造成兒童的語言發展遲緩,能夠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才能漸漸追上發展或將障礙減至最低的程度。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