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腹瀉治療藥物簡介

2016-03-23 14:39:18

腹瀉治療藥物簡介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腹瀉是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的問題,由於每個人平時排便的習慣原本就有差異,所以腹瀉事實上並沒有非常明確的定義。廣泛來說,腹瀉指的是,和個人平常的狀況相較之下,排便的頻率增加並且糞便含水量增加,外觀較不成型。臺大醫院陳佳其藥師表示,依照腹瀉症狀發生的時間長短,可以簡單分為三種:小於14天的稱為急性腹瀉,大於14天的為持續性腹瀉,若症狀持續超過30天則稱為慢性腹瀉。但不論是上述哪一種分類,腹瀉發生的原因與治療的方法其實是大同小異。

 陳佳其藥師表示,依照不同的發生機轉,腹瀉可以簡單分為四種。

分泌性腹瀉(Secretory diarrhea)
因為腸道中有刺激性物質而引起腸道分泌增加、或者水分與電解質的吸收減少,造成腹瀉。這類型的腹瀉,通常排便的量會很多,並且不會因為停止進食而有改善。

滲透性腹瀉(Osmotic diarrhea):
腸道中有過多不易吸收的物質時,會造成腸道中滲透壓升高至高於血漿滲透壓,於是造成有較多的水分與電解質進入腸道來做為調節,造成腹瀉。通常若是停止進食則症狀會獲得緩解。

滲出性腹瀉(Exudative diarrhea):
一些腸胃道發炎疾病會使黏膜、血漿蛋白及血液進入腸道,這些滲出物可能影響腸道正常的吸收、分泌及蠕動而造成腹瀉。

腸道蠕動改變(Altered intestinal motility):
因為某些藥物或腸道手術的原因,食麋在小腸停留的時間縮短,以至於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完整的吸收及分泌,食麋提早進入大腸,造成腹瀉。

腹瀉處置的目標,除了症狀治療、提供足夠營養、避免水分電解質及酸鹼的失衡之外,也應該針對可能的腹瀉原因做治療。在飲食方面,一般來說腹瀉期間成人可能考慮短暫禁食,尤其在同時伴隨有嚴重嘔吐症狀時,但仍需注意水分的補充,以防脫水。

 陳佳其藥師指出,若病人因腹瀉造成明顯脫水,首先應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至原先的體液狀態,後續再依流失的情形持續做補充。若是病人有明顯脫水或同時伴隨有嘔吐的問題,可以考慮用點滴輸注來補充,否則一般來說,直接經由口服給予即可,市面上有多種口服電解質液可選擇。

而在藥物治療方面,也有多種可供選擇,包括:

抗腸蠕動藥物(Antimotility agents)
鴉片類藥物可以延緩腸道內物質的運輸,增加腸道的容量,進而延長腸內物質與腸道接觸與吸收的時間,而改善腹瀉。

吸附劑(Adsorbents)
這類藥物口服後並不會被吸收,但它在消化道裡可以吸附消化液而改善腹瀉情形,由於它的作用是非專一性的,故可能同時吸附腸道內的藥物。若服用此藥的同時併用其他藥物,可能會因為吸附而使其他藥物的吸收減少,故最好間隔兩小時之後再服用其他藥物,以確保療效。

抗分泌藥物(Antisecretory compounds)
Bismuth subsalicylate具有抗分泌、抗發炎及殺菌的效果,成人建議劑量為每30分鐘至1小時服用524 mg,每日最多服用8次。常見副作用包括便祕、腹瀉、噁心、嘔吐、舌頭及糞便顏色變深等。因成分中含水楊酸(salicylate),故合併潰瘍性出血和曾經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過敏者,須小心使用。又其可能影響四環黴素藥物的吸收,故使用時建議隔開,避免影響藥效。 本院並無此品項。

益生菌(Probiotics)
用來維持腸道內正常菌叢,並抑制致病菌叢的生長,可能可以改善腹瀉症狀,市面上有多種品項可供選擇。

抗生素(Antibiotics)
若懷疑是感染性腸胃炎合併嚴重症狀時,醫師可能依經驗及病患症狀斟酌給予抗生素治療之需求。

 陳佳其藥師強調,急性腹瀉通常是自限性(self-limited)的,在此期間,只需要適度的給予症狀治療,並注意提供足夠營養、避免水分電解質及酸鹼的失衡,在刺激物或病原體清除後症狀就可改善。但若腹瀉症狀伴隨著糞便中帶血或黏液,或腹瀉持續多日,則應該就醫。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

延伸閱讀

孩子老是肚子痛(種類、原因)

孩子老是肚子痛?-漫談兒童腹痛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醫生,我的小孩常常叫肚子痛,會不會有什麼毛病?」兒童腹痛是小兒科門診常遇到的問題,也時常造成父母親的困擾。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小兒科文萬欣醫師表示,同樣是肚子痛的症狀,卻可能依發生的時間不同(急性或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