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漫談兒童腹痛

2016-03-23 14:38:28

漫談兒童腹痛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對於許多的家長而言,或多或少都曾有家裡小孩腹痛的經驗,其實對有經驗的兒科醫師而言,不論在診斷或治療兒童腹

痛上,都仍是一大挑戰。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蕭正輝醫師表示,幼兒腹痛一般可簡單區分為急性及慢性腹痛兩種。慢性腹痛一般定義為超過三個月反覆發生的腹痛。就以造成腹痛的疾病嚴重度而言,從輕微的急性腸胃炎,到嚴重需要開刀的急性盲腸炎,或甚至有生命危險的腸穿孔、腹膜炎都有可能。而造成腹痛的病因,除了常見的腸胃道問題,例如腸胃炎、慢性便秘、或功能性腸胃蠕動問題之外,其他兒童可能發生的腸胃道問題,例如消化性潰瘍、胰臟炎、膽囊炎、食道炎、克隆氏症或潰瘍性大腸炎等,都需要做區別診斷;甚至有許多非腸胃系統的問題,也會以肚子痛來表現,例如肺炎、尿道感染或結石、幼兒糖尿病、自體免疫異常的疾病、甚至心理因素等等。

  蕭正輝醫師表示,腹痛的嚴重程度,也不完全與疾病嚴重程度有絕對的相關。有些小朋友單純便秘引起的腹痛,就可能痛到在地上哭鬧打滾;有的幼童在腸穿孔初期,卻仍能像平常一般活動,這也是兒童腹痛在診斷上困難的地方,除了藉由充分瞭解症狀及病史,以及配合診間基本的視診、聽診、觸診等檢查,有些時候仍有賴影像檢查,例如X光、超音波的幫忙,有些時候還需要做肛門指診或糞便的分析檢查來幫忙診斷。

   蕭正輝醫師指出,家長們在面對孩子腹痛問題時,也不必過分焦慮,除了適時地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之外,最好能仔細地觀察孩童的病況及其合併的症狀,如此對醫師正確的診斷可達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提供家長們一些需觀察注意的要點。首先,請留意孩子們肚子痛的時間,是發生在飯前空腹、吃飽飯後、還是與進食沒有相關,如果已經有半夜痛醒,及影響孩童體重生長現象時,應及早就醫。其次,要注意觀察是否有合併其他症狀,一般急性腸胃炎感染通常會先嘔吐,而後有腹痛、腹瀉或發燒的表現,如果是得到腸胃型感冒,除了腸胃症狀外,也會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水、喉嚨疼痛等。由於病童在急性腹痛期間,會食慾不振,再加上嘔吐及腹瀉時流失大量的水分及電解質,容易合併脫水;因此家長應特別注意,若幼兒出現皮膚乾燥、活動量減低、小便量減少、無汗、昏迷、嗜睡等症狀,宜緊急送醫。家長在照顧感染腸胃炎的幼童時,應在幼兒停止嘔吐後,及早補充足夠的電解質液。此外,如果孩童出現嚴重的腹脹,甚至嘔吐物含黃綠色的膽汁時,也需立即送醫,因為腸阻塞甚至合併腸胃穿孔破裂的危險性很高,需要暫時禁食並立即住院治療。而在孩童腸胃炎時,觀察糞便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大多數病毒感染,例如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常有多次且大量的稀水性腹瀉,而細菌性感染,例如沙門氏桿菌引起的腸胃炎,其糞便多是黏糊狀、多次卻較少量,有時含有血絲、黏液;因此,如果孩童出現出血性的腹瀉及持續性的發燒,需立即就醫,來治療細菌性腸炎及監測可能的併發症。

  此外,孩童平日的排便習慣,也應多加注意。近年來受到飲食西化及速食文化的影響,國內孩童膳食纖維普遍攝取不足,因而孩童慢性便秘的比例愈加的升高。在兒童腹痛就診的病因中,慢性便秘就佔有很高的比例。建議家長養成孩子每天固定排便的習慣,注意孩童是否每隔兩三天以上才解便,多留意排便時是否每次都要十分費力才能完成,並觀察孩童糞便的性狀,是否常有一顆顆的硬便,或雖然是條狀糞便卻異常的粗大;如果有這些情形再合併腹痛時,就應該積極治療慢性便秘。所謂積極治療便秘包括調整飲食作息及藥物治療兩部分。除了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外,充足的水分攝取及運動也是必要的。當便秘引起的腹痛出現時,才開始調整飲食作息,往往無法立即奏效,必須同時接受藥物治療才能逐漸改善腹痛的情況;而藥物治療需要持之以恆,因為大多需要數週甚至數月的軟便藥物療程,並根據孩童的症狀及排便情況調整藥物,才能徹底清除腸道日積月累的宿便,及避免停藥後便秘腹痛復發的可能。

  蕭正輝醫師強調,面對孩童腹痛,家長們只要多留意孩子的症狀,並適時就醫,正確地提供醫師診斷所需瞭解的病況,相信對孩童腹痛的解除及健康的促進,能夠更進一步。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

 

 

延伸閱讀

新生兒黃疸不退 膽道閉鎖可能性高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問題,一般經過光照治療數天就會下降,但是如果黃疸在兩週還沒有消失,就應該盡速到大醫院檢查,因為這可能是膽道閉鎖導致肝功能快速降低所致;每年大約有二、三十名新生病患,只能以手術治療,手術黃金期限在出生二個月內最佳,超過兩個月後才手術可能導致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