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許晉嘉說明,透過中藥與針灸合併個人化辨證的結合,與病人並肩作戰,不讓他們孤軍奮戰,在最辛苦的治療過程中,有中醫的力量陪伴病人走過副作用最煎熬的時期。讓病人在與癌症對抗的同時,不僅是活下來,更能活得更好/奇美醫院提供
60歲蔡先生是口腔癌病人,曾接受左臉腫瘤廣泛性切除與淋巴清除術,並取左側大腿皮瓣修復左側臉頰。儘管歷經完整的放射線與化學治療,但在放射線治療中段開始便出現口乾舌燥,並隨著放射線治療進行而持續加重。放射線治療結束後症狀仍無緩解,口中感無唾液,進食固體食物困難,感乾燥致無法吞嚥,只能喝流質補給品或者喝湯,連粥都喝不下去,胃口不佳,夜眠時因口乾而需頻繁起身喝水,卻又導致頻尿,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此症狀持續了三個月皆無改善,加上放射線治療與術後的頸部僵硬更令其十分困擾,因此到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許晉嘉的門診就醫。
許醫師經鑑別診斷後,判斷蔡先生屬於血瘀合併氣虛與心陽不足,經過一週的中藥合併針灸治療,隔週回診病人驚訝的發現自己口乾舌燥有明顯緩解,再經兩週的治療後,蔡先生表示口中逐漸產生口水,也開始吃瘦肉粥、豆腐羹等半流質飲食,吞嚥能力進步,胃口也逐漸好了起來。夜間起身喝水、小便的次數也從一小時一次,進步至二到三小時才一次。同時,因先前化學治療而產生的手腳無力、痠脹、麻木感,以及頸部的僵硬感也都在中藥合併針灸後得到了緩解。整體狀況進步明顯,尤其針對口乾舌燥的改善幅度令病人驚奇,隨著進食增加與睡眠品質提升後體能也逐漸進步。
放射線治療後不適,針灸配合個人化中醫治療可緩解
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許晉嘉提到,針對放射線治療後口乾,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多為支持性照護,包含使用漱口水、嚼口香糖、並衛教少量頻繁飲水等,部分病人會使用促進唾液腺分泌的口服藥物,然仍有許多病人症狀仍無緩解或緩解有限,進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放射線治療是現代醫學產生後才有的癌症治療手段,因此在中醫傳統典籍中並無針對放射線治療後產生之口乾舌燥的相關描述。現代中醫認為放射線治療屬於急性火毒,在短期容易造成局部陰液津液不足的「陰虛」與「燥」,然而隨著照射劑量的累積與局部受損,「瘀」則逐漸產生。
久瘀形成後產生局部氣血循環障礙,常衍伸出「氣血虛、陽虛」等病態。然而每個人所接受之放射治療強度、是否合併化學治療、生活習慣、體質等皆有差異,而不同癌症因為放射線所照射的部位不同,也常有不同的症狀表現(例如子宮內膜癌與攝護腺癌放射線照射後容易出現頻尿、肺癌容易乾咳、大腸癌容易有放射性腸炎等),無法以完全相同之處方或者針法處理,須由「望、聞、問、切」判斷病人證型,且找出最適合的個人化處方,藉此改善病人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