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中年男血便 發現罹超低位直腸癌

2024-05-23 10:55:23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患者出席記者會與醫師合影/中醫大附醫提供

腸癌位置的高低,對於術後的生活品質影響甚巨,一旦罹患低位腸癌,術後裝置人工肛門的機率就相對較大,影響生活品質的程度也相對嚴重。

 

50歲的王先生是一位上班族,於一年半前因大便習慣改變,總感覺解便不乾淨有異物感,直到出現血便,王先生至他院門診健檢時,被診斷為超低位直腸癌第三期,腫瘤有7公分大,經放射線治療縮小至4公分,醫師仍建議需開刀切除腫瘤但無法保留肛門。由於術後需使用人工肛門,王先生驚愕之餘對手術相當擔憂,轉介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尋求陳奕彰醫師門診,陳醫師建議進行化學治療6次,再決定後續治療方針。

 

化療後腫瘤縮小有限,陳奕彰醫師亦建議手術摘除腫瘤,核磁共振(MRI)顯示,王先生的直腸腫瘤非常接近肛門但並無侵犯括約肌,經陳奕彰醫師評估建議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腫瘤,能保留完整肛門。王先生於去(112)年10月接受達文西手術開刀,手術傷口五處,每處僅1公分,術後完整保留肛門,術後第8天出院,追蹤半年恢復情況良好,目前並無復發跡象。

 

根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平均每年新增約1萬6千多人。陳奕彰醫師說明,超低位直腸癌是腫瘤距離肛門口六公分以內,貼近直腸肛門吻合線,一般手術可能會直接進行直腸肛門切除以及永久性人工肛門。對於超低位直腸癌病人如王先生,其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腫瘤已侵犯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有轉移情況,因此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化學治療,以降低術後腫瘤局部復發機會,也可以縮小腫瘤體積而進一步達到肛門保留手術。

 

健保署已於去年3月將達文西手術納入直腸癌部分健保給付後,成功案例約70台,陳奕彰醫師也呼籲,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晚期大腸癌發生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不尋常的腸胃炎 竟是塵螨惹的禍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李政祺醫師/澄清醫院提供   一位30歲女性因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掛急診,最後被診斷是少見的「嗜酸性腸胃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政祺表示,這種非典型腸胃炎,通常是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到特定的過敏原,使血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