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中醫輔助直腸癌化、放療 免掉永久性腸造口

2023-09-19 14:30:59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陳豪君中醫師/奇美醫院提供

50多歲A先生, 106年開始出現間歇性排便黏糊摻雜血絲,因工作繁忙不以為意,就這樣持續了4年;110年底因血便就醫,檢查確診為直腸癌第三期伴隨局部淋巴轉移(cT3N1M0, Stage IIIB),醫師建議先手術切除再化療,由於腫瘤近肛門口,會連同肛門切除,並在腹部開一個永久性腸造口,A先生因不願切除肛門而至奇美醫院尋求第二意見。

 

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豪君以中藥加上針灸治療兩週,腹瀉情況改善,在化、放療程結束後,仍持續以中藥加針灸輔助治療,兩個月後,追蹤腫瘤已縮小至1.8 cm x 1.7 cm x 0.4 cm;一個多月後,A先生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取樣8顆淋巴結均未發現癌細胞轉移,臨床病理分期降為ypT2N0M0, Stage I,不僅達到原先保留肛門的期望,在傷口恢復後也移除掉暫時性腸造口。A先生術後輔助性化療結束後已回職場工作,目前無需服用抗癌藥物,持續中西醫回診改善術後括約肌控制問題。

 

陳豪君醫師表示,中醫藥治療以辨證論治為原則,以A先生的狀況,長期應酬膏粱厚味飲冷,加上平日工作壓力大、易緊張、個性急、肝氣不疏加上濕熱鬱積在中下焦,而成直腸潰瘍性腫塊伴隨黏液血便出,而後化療藥物毒性損傷脾胃之氣下陷而出現腹瀉頻繁無法止的狀況,經處方益氣健脾、清下焦濕熱的中藥配合針灸,化放療期間腹瀉的頻率改善至無,療程結束後持續回診中藥加針灸,兩個月後影像追蹤腫塊縮小,達到病人想減少手術範圍保留肛門的期望。

 

對抗大腸癌,配合中醫輔助治療有助於減輕癌症治療副作用

 

陳豪君醫師強調,大腸直腸癌病人常會因化放療療程中之腹瀉、便秘、噁心嘔吐、白血球低下、口腔潰瘍等副作用或化療後手腳末梢麻狀況至中醫門診;保留肛門後也不一定一勞永逸,中低位直腸癌術後可能會發生與排便功能相關的症狀,例如:排便頻率增加、排便急迫感、排便困難無法排乾淨或稍一用力就大便失禁,造成工作困擾或生活品質下降,這些症狀經由中醫師處方中藥或針灸治療都可以有很好的改善。

延伸閱讀

國泰醫院援外 友邦聖露西亞受惠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國泰醫院派出醫護人員與露國當地醫護及官員共商代謝性慢性病防治計畫/國泰醫院提供   位於加勒比海熱帶島嶼國家的邦交國聖露西亞,人口約17萬人,全島經濟主要仰賴觀光與香蕉出口,且當地人甚為倚賴香蕉,每餐除了白飯、馬鈴薯等澱粉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