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壯男運動心臟病發 路人合力救回一命

2021-11-25 13:47:32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正確的急救措施經常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

44歲陳姓男子,日前騎腳踏車爬坡時,突然感到口乾舌燥、心悸、喘,胸痛、胸悶、全身冒冷汗,在他太太面前突然暈倒,眼睛上吊、呼叫沒有反應,身旁邊的路人主動過來施行心肺復甦術(CPR),公園管理中心管理員也攜帶體外去顫器(AED)幫患者電擊,現場恢復自發性循環。眾人通力合作救回一命。

 

台中榮總急診部主任林子傑醫師表示,成年人猝死,有八、九成是因為心臟所造成,臺灣每天約60人死於心臟病,心臟疾病已經蟬聯國內十大死因第二名超過十年以上。

 

林子傑說,冠狀動脈提供心肌所需的血液跟氧氣,冠狀動脈疾病最主要是因為不穩定、富含脂質的粥狀樣斑塊(Plaque)突然破裂,引發血小板聚集,產生纖維凝集塊,形成局部血栓,導致血管阻塞。如果不完全阻斷導致心肌缺氧,臨床上當天氣比較冷,或做比較激烈的運動,病人就會有胸悶、胸痛的現象,稱為心絞痛或狹心症,一旦完全阻斷導致心肌壞死,就會產生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男性、年紀大、抽煙、肥胖症(BMI>30)、有家族史及A型人格特質等。

 

心肌梗塞死亡的有一半以上在送達醫院前就死亡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心肌在缺氧或壞死的時候,心臟電位容易變的不穩定,很容易誘發心律不整。其中心室纖維顫動(VF)是心因性猝死最常見(90%)的初始心律,心臟只是在顫抖,心室無整體收縮能力,無法造成有效的心臟輸出量,如不及時搶救,常造成患者腦部缺氧甚至死亡。

 

林子傑進一步指出,電擊去顫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心室纖維顫動發生時,前1分鐘使用電擊器,超過九成的病人都可成功轉變到正常心律,每晚1分鐘使用,機會減少7-10%,也就是說5分鐘後再使用約僅有50%的機會。

 

林子傑強調,心血管疾病的威脅日趨嚴重,你我以後都有可能面臨此種突發性的不幸事件,全民急救常識及技能的普及,是民眾遭遇緊急傷病的第一道安全網,使病患的照護得由醫院急診部門向前延伸至急救現場,藉此增加傷病患之存活率。

延伸閱讀

支氣管鏡導航定位 提升肺癌切片精準度及診斷率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成大醫院胸腔內科郭鈞瑋醫師。 65歲的陳女士因連續數天的咳血不適就醫,肺部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心臟後方左側下肺葉有一個2.2公分的肺結節。肺結節位於邊緣區域,難以透過傳統的支氣管內視鏡切片技術進行診斷。而肺結節周圍環繞著大量血管且靠近心臟,進行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