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認清巴金森10大症狀 三管齊下治療露曙光

2021-04-07 09:44:27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何應瑞教授(左)與著名藥物發明人Finber教授(右)交換研究心得。

巴金森氏症是屬於腦部退化的疾病,60歲以上屬高風險族群,但也有如歌手詹雅雯年輕時就被診斷罹患此病;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何應瑞指出,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 1. 抑制神經死亡、2. 增加神經新生、3. 恢復神經正常活性。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修復受損的腦部組織。

 

日前媒體報導知名歌手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但她仍捐出100萬台幣,幫助這次在太魯閣號意外中傷亡的民眾。新聞一出立刻引起民眾關心,一來不捨詹小姐受病痛折磨,二來震驚年紀輕輕怎麼會罹患這個疾病。

 

中山醫學大學神經內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持續死亡,因此出現10大症狀: 靜態震顫、關節僵硬、行動遲緩、走路碎步、平衡困難、字體變小、面具臉、講話小聲、關節疼痛、刷牙穿衣困難;而且當病程逐漸惡化,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退化,合併出現失智症狀。

 

臺大醫院神經內科戴春暉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要盡早診斷及早治療,放鬆心情正向面對、規畫生活。由於人口結構老化,導致巴金森氏症的患者越來越多,全球患者約為800萬人,台灣目前病患人數約為10萬人。如果沒有開發出更好的治療藥物,巴金森氏症對民眾健康的危害,將更加劇烈。因此加速投入研究治療此疾病之藥物,有其必要性與迫切性。

 

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巴金森氏症在台灣的盛行率,從2004年的每10萬人口約有85人患病,到2011年這個數值增加將近一倍(為150人);其中以60歲以上的民眾是罹患此疾病的高風險群,當年齡增高到70歲的時候,患病率增加為10倍,有些如詹雅雯一般的患者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患病。

 

西元1817年英國的巴金森醫師將他所觀察到的病患症狀記載並且出版,於是以後的醫師可以根據他的描述診斷這個疾病。

 

1919年俄羅斯科學家Tretiakoff證實巴金森氏症患者腦部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1960年代發明了左多巴(L-dopa),這個藥物是多巴胺的原物料,可以在腦內轉變成多巴胺,暫時緩解運動困難的症狀,但是這個藥物沒有辦法阻斷多巴胺神經繼續死亡,也無法防止病患出現失智症。

 

1997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深部腦電擊(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手術應用於巴金森氏症患者。上述左多巴藥物或DBS腦部手術,可以暫時減輕症狀以改善生活上的不便,但是並無法治癒巴金森氏症。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科權威林祖功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由於運動功能退化,不僅走路困難,連從椅子上站起來或是從床上起身都很困難,而後無法順利做精細的動作(例如寫字、穿襪子或扣鈕扣等),導致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何應瑞教授指出,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 1. 抑制神經死亡、2. 增加神經新生、3. 恢復神經正常活性。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修復受損的腦部組織。

 

何應瑞教授以其神經科學與藥物學的專業背景,投入近20年之研究,發現一個已經在臨床上使用數十年的老藥—[頭孢曲松],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衛福部核准,在台大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高雄長庚醫院進行二期臨床試驗,期待為這項疾病帶來治療曙光。

 

延伸閱讀

巴金森氏症出現幻覺幻聽需看精神科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上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張丰 一般民眾聽到「巴金森氏症」,腦海中大多會浮現一個面無表情,駝著背、抖著手,肢體僵硬,踏著小碎步的老人,但在疾病背後,巴金森氏症患者所承受的是更多不為人知的苦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