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中醫的中醫治療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中醫治療咳嗽,以去除感冒風邪為主,感冒初起時,大忌斂肺止咳,或病起即予補攝肺氣,反使肺氣不暢,外邪內鬱,痰濁不易排除,咳嗽愈加劇烈。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林慶鐘表示,「咳嗽」治療以宣暢肺氣,使痰清氣順,肺氣宣暢,則咳嗽越容易於治癒。中醫對於「咳嗽」的治療,必需辨証論治,咳嗽的中醫症型論治分型如下所見:
1.『外感咳嗽』:症見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癢。常伴鼻塞、流清涕、噴嚏、骨節酸痛,脈浮等。治用杏蘇散或金沸草散加減。
2.『外寒內熱咳嗽』﹕症見咳嗽聲重音嗄,痰濃不易咯出,咳引胸痛,惡寒鼻塞,或有身熱,口渴咽痛,甚則氣喘,脈滑數。此証
為風寒外束,肺熱內鬱所致,俗稱“寒包火咳”。治宜麻杏石甘湯。
3.『咳嗽風寒兼濕』﹕証見咳嗽痰多,兼有胸脘作悶,脈濡。此為濕邪內鬱,治宜疏散風寒,用杏蘇散加厚樸之類。
4.『咳嗽風寒夾飲』﹕但見咳逆上氣,胸悶氣急,舌質淡紅,苔薄白滑利,脈浮緊或弦滑,此屬風寒外束,飲邪內犯,肺失宣降所致,治以小青龍湯加減。
5.『風熱咳嗽』,痰稠或黃稠,咯痰不爽,口乾,咽痛,鼻流黃涕脈浮數。治桑菊飲加減。如見咳甚者,加魚腥草、枇杷葉、浙貝母。
6.『肺陰不足咳嗽少痰』,或略有黏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帶有血絲、咽乾、咽痛、脈細數。治桑杏湯加減。
7.『咳嗽多痰』,痰白而粘,胸脘作悶,食納不佳,四肢乏力,治方用二陳湯加減。
林主任指出,外邪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狀,隨著病情的演變不同,透過中醫的辨症,開立的中藥處方用藥也會不同,最主要的要把握住「咳嗽」病情的「寒、熱、虛、實、陰、陽、表、裡」八綱辨症原則,才可對症下藥,改善咳嗽病情。
另外「咳嗽」也要注意病人久咳不癒,這可能出現了一些肺部的實質變化情況,包括「肺結咳」、「肺癰(肺膿瘍)」、「肺腫瘤(肺癌)」等等,這些都必需透過「X光」放射線或電腦斷層來確立診斷。單純的各種症型的咳嗽,透過中醫的給藥都可以獲得病情改善。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