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認識脾臟

2016-03-23 11:16:14

中醫的「脾」=西醫的「脾」?

作者:陳維苓 中西醫師 現任:仁美中醫診所院長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民眾對中醫的「脾」所代表的意義,其接受和認知的程度恐怕較西醫界還高,因為舉凡小兒的食慾不振、面黃肌瘦、長期腹瀉等症狀,家長們都會要求中醫師,開一點「開脾」(台語)的中藥。由此可知,中醫的「脾」與消化功能關係密切。
中醫的「脾」與西醫的「脾臟」,定義上可是不大相同的喲!西醫的「脾臟」,即「SPLEEN」,可以算是一種淋巴器官,因為它可以產生淋巴球與單核球,並含有可以製造抗體的漿細胞(Plasma cell)。此外脾臟也是網狀內皮系統的一部份,它能抓住循環中衰老的紅血球,再加以破壞清除。另外,脾臟也是人體的一個備用的造血工廠,在正常的情形下,當我們出生之後,身體的造血功能是由骨髓來負責,萬一骨髓發生病變,無法發揮造血功能時,脾臟和肝臟將重新製造紅血球。在某些病理情況下,脾臟會過量的清除體內的血小板,有時甚至連紅血球、白血球也會被大量的破壞,此種疾病稱為「脾臟機能亢進」,西醫有時會藉著切除脾臟,來治療這種疾病。
中醫的「脾」要比與西醫的「脾臟」複雜得多。中醫的「脾」除了與消化有關之外,還有那些功能呢?中醫的「脾」如果出毛病,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呢?
中醫的「脾」,與「胃」相表裏,主肌肉與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重要功能為主運化和主統血,在情志方面,憂思可以傷脾。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所謂「脾為後天之本」的意思,即是強調如果脾胃功能正常,而且飲食均衡,則全身五臟六腑和經絡氣血都會跟著旺盛,那麼人體會比較少生病,也比較容易長壽。而事實上,臨床觀察到大多數長壽的人瑞,他們的脾胃功能和食慾,確實是比那些多病的老人好。因此讀者如果希望自己能夠長命百歲,首先,一定要調養好自己的「脾胃」。
「脾」主運化、主統血
1.生理功能
脾具有掌管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送各種營養物質的功能,以及水液的吸收、運送和排瀉。即是「主運化」;什麼是「脾主統血」呢?脾除了具有生血的功能之外,尚有控制血液在血管內運行,不致於滲漏到血管之外,或出現在其他不該出現的地方。
2.失調的臨床症狀
當「脾不健運」,亦即「脾主運化」的功能不好時,身體便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痛、腹瀉、水腫、婦女白帶過多、疲倦、消瘦等諸多症狀,此時若不治療,日久之後,更容易產生貧血、心悸、頭暈目眩、血枯經閉(婦女月經量少甚至不來)、四肢冰冷、臉色不佳、久瀉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以及其他內臟下垂等情形。
如果「脾主統血」的功能出現障礙,病人會發生便血、尿血、吐血、牙齦出血、皮下出血和經血過多等現象,這種情形可以出現在西方醫學的某些疾病,例如消化道出血、某類的血液疾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和某種血管疾病,中醫的「脾主統血」此一觀點,與西醫對脾臟的認識,比較接近。不過西醫的這些疾病必須同時出現脾虛的症狀,才能根據「脾主統血」的理論,施予健脾的中藥加以治療。
「脾」主肌肉與四肢
臨床上常可以發現,病人因為營養不良、重症肌無力或是一些肌肉萎縮症的原因,造成病人肌肉消瘦、痿軟無力時(中醫稱為痿症),這時應用「脾主肌肉與四肢」的理論,給予病人服用健脾的藥物,可以獲得一定的療效。
「脾」主口與唇
此外中醫認為「脾主口與唇」,因此發生「脾虛」時,則口腔淡而無味;「脾胃有積熱」則口苦、口酸、口臭、口腔潰瘍;「脾胃濕熱」則口中發甜,舌苔變厚而且帶有黏膩澀滯的感覺。所以脾不只與味覺有關,還與嘴唇的顏色和潤澤程度有關,當脾氣健運則氣血充足,嘴唇自然紅潤有光澤;如果脾不健運而且氣虛血少,那麼嘴唇的顏色自然蒼白不好看。
憂思可以傷「脾」
大家都聽過「身心症」這個名詞,意思是說,情緒上的問題與身體上的症狀會互相影響。中醫老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因此提出「」的看法,發現當病人過度煩惱或憂慮時,會使得人體的氣機不順,引起脾胃的升降功能失調,造成食慾不振、胸悶、腹脹、頭痛、兩太陽穴的地方緊繃、脖子僵硬、肩膀酸痛、咽喉堵塞並有有異物感等。
由此可知,消化功能只是中醫「脾」的一小部份作為,事實上中醫的「脾」,是一個多功能的臟器,它還包括西醫的胰臟以及神經、精神、血液、循環、內分泌等系統的部分功能。
中醫把「脾」的理論區分的這樣詳細,是與其用藥治療的分類有關。所以,中醫也是一套有系統的學問,也是一門科學。中醫如同其他科學,有其專有名詞,需要人們更進一步的了解其定義,也有一些很先進的理論,是西方醫學目前還沒有思考到的。期盼寫出這篇文章,能增進大家對中醫一些基本理論的了解。
很多西醫覺得,病人怎麼「莫名其妙」被中醫治好時,其實從中醫師的角度來看,這樣子的理論和治療,一點也不「莫名其妙」,反而是很有道理的。例如很多婦女常常會有白帶的困擾,尤其是吃了一些寒性的蔬果後,透明的白帶會更加明顯,但是給婦產科醫師檢查之後,並沒有發現有發炎的現象,此時給予健脾利濕的中藥,常能有很好的療效。其他如小兒的食欲不振,接受化療的癌症病人,大人的功能性腹瀉,一些不明原因的肌肉萎縮或肌肉無力的患者,運用健脾的理論,常能大有斬獲。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