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桃園報導
圖:腕部舟狀骨骨折軟體偵測,醫療影像輸入(圖左)由軟體標示出異常骨折(圖右)處,俱備即時提示骨折處/長庚醫院提供
智慧醫療是全球醫療潮流重要課題之一,林口長庚醫院自2018年5月起即成立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推動AI人工智能在臨床醫療中的應用。2023年2月林成為引領全台利用人工智能研發成果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之醫療院所,透過AI軟體醫療器材許可證的取得,進一步為民眾健康作把關。
林口長庚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教授表示,透過人工智慧的技術與臨床醫療資訊的結合,進而開發新醫材或微型偵測等設備,在臨床上可輔助提升醫療人員診斷的時效,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的,提升治療成效及醫療品質。
以本次林口長庚獲得AI軟體醫療器材許可證的「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為例,民眾手腕常因擦撞、跌倒而導致長期疼痛,多數人會誤以為是肌肉損傷,但細查後可能為舟狀骨性骨折,於臨床上如非由專科醫師進行辨識則較容易忽略是否為骨性骨折;透過本AI人工智能偵測軟體預期可以有效輔助臨床醫師在不明顯的腕部舟狀骨骨折進行判別,大幅降低病患來回就醫所花費的時間及重複就醫次數,未來更可應用於遠距醫療的執行輔助。
林口長庚醫院陳建宗院長表示,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主要的目標是從源頭與醫師合作進行題目發想開始,一路跟進到最後的臨床應用,腳踏實地的創新並完成全部流程,以精進台灣醫療產業為目標。
除長庚體系外,為了將研發成果推廣應用到其他醫療院所,必須確認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合乎預期用途及作用原理,因此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進行查核與驗證,創造醫療人工智慧新紀元以醫療院所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未來亦希望與更多醫療院所一起攜手將台灣醫療特色與優勢持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