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肝腫瘤12.6公分無法手術  SBRT縮小至5.8公分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58歲的陳女士罹患肝細胞癌晚期,日前位於肝臟右葉的12.6公分大腫瘤破裂,造成腹腔出血,在他院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後,被緊急轉至台北慈濟醫院以動脈栓塞術治療。由於腫瘤過大且緊鄰大血管難以切除,放射腫瘤科常佑康醫師與病人及家屬討論放射治療選項後,相較於傳統小...

台大醫院創食道癌治療新指引 先放主動脈支架晚期仍有救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臺大醫院胸腔外科李章銘教授/本報資料照片 食道癌第四期的定義是有遠端器官轉移或腫瘤侵犯重要器官,包括氣管、主動脈、肺部、心臟、脊椎或淋巴等部位,針對後者,這個時候的治療方針大多是先化放療。不過手術的成功仍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很多時候病人是根本...

壯男肺癌四期竟無症狀 家族史高危族群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林建佑醫師/成大醫院提供 肺癌為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許多人談癌色變,但民眾防癌意識卻是有待加強;45歲的蔡先生參加公司健康檢查,胸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左上肺一顆直徑3公分的腫塊,雙側肺部各偵測到三顆直徑1-2公分的結節。經由胸...

一樣是惡性腫瘤 它卻肺癌中的惡霸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劉旭崇醫師/澄清醫院提供   一位66歲男子,因有重度吸菸史而罹患擴散期小細胞肺癌,並發現腦部與骨骼均有癌細胞轉移。五年前,該病人選擇自費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傳統化學治療,治療後腫瘤完全消失,目前仍定期至門診追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

亞東醫院突破傳統 療程短、能量聚焦 放療不再「操灰搭」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勇敢面對,迎向健康!」黃女士分享治療心路歷程,感謝醫療團隊的悉心照護,鼓勵病友保持信心/亞東醫院提供 乳癌治療主要依據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及病理檢查結果,選擇部分切除手術(乳房保留手術)或乳房全切除手術。無論何種手術方式,患者通常需要輔...

乳癌患者不再恐懼手術 大網膜皮瓣重建重拾美麗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大網膜自體皮瓣乳房重建技術術式流程:乳房腫瘤切除→腹腔大網膜拉出→手術後傷口及引流管(臺大醫院彭譯平護理師繪製)。   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一旦確診後許多女性都會徘徊在是否接受手術切除的抉擇,最主要...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可更精準對抗乳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楊舜如醫師/成大醫院提供 乳癌為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媒體報導曾見許多名人罹患乳癌,甚至年紀輕輕即因而早逝。依據乳癌細胞所表現的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胃部基質瘤比率上升 胃鏡可及時查出早期胃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鍾承軒/亞東醫院提供   52歲的陳先生在例行健康檢查時,透過胃鏡意外發現胃上體部有一個黏膜下腫瘤。為了進一步確診,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鍾承軒安排了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腫瘤源自胃的肌肉層。...

竟有癌細胞能自主發電! 臺大解密肺癌新藥露曙光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說: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親率研究團隊發佈此項醫學重大進展。(左起)謝明書副教授、何肇基教授、李力恩博士、吳明賢院長、陳晉興教授、陳沛興教授、張祐誠醫師/臺大醫院提供 小細胞肺癌是極難治療的癌症之一,患者在確診時往往已經擴散轉移,藥物治療效果很差,...

癌復發蹤跡難覓? 正子造影精準追蹤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楊朝瑋主任/澄清醫院提供  一位70歲男性患者在6年前因食道癌手術並重建食道,半年前因出現吞嚥困難而求醫,經胃鏡檢查、胸部電腦斷層、切片檢驗均未明顯發現有癌復發跡象。澄清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楊朝瑋表示,因為該患者的血液癌指數稍梢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