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嬰幼兒不會說話 感冒變喘警覺RSV病毒

2025-04-25 12:18:33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台東馬偕醫院兒科魏佑慈醫師/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寶寶才感冒兩天,怎麼突然喘得厲害又不喝奶?」這樣的場景,是不少家長在夜間急診室驚慌的真實寫照。台東馬偕醫院兒科魏佑慈醫師表示,每逢秋冬與春季交替,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高峰期。這種病毒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播,特別容易在托嬰中心與幼兒園造成群聚感染,對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威脅最大。雖多數孩童僅出現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但若為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或肺部疾病患者、免疫力較差者,RSV感染恐導致細支氣管炎、肺炎等併發症,甚至需住進加護病房。

 

魏佑慈醫師說明,RSV目前無特效藥,主要以症狀照護為主,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補充水分、觀察體溫與呼吸情況,必要時進行氧氣治療。家長應特別留意寶寶是否出現呼吸急促、呻吟聲、唇色發紫、食慾差或精神不佳等警訊,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針對高風險族群,傳統需每月注射的短效型單株抗體Palivizumab,如今已有長效型抗體irsevimab引進台灣,只需施打一劑,即可提供整季保護力,有效預RSV重症。但目前尚未納入健保,需由家長自費施打,建議與兒科醫師討論是否適用。

 

呼吸道融合病毒非同小可,魏佑慈醫師提醒,家長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勤洗手、避免讓寶寶接觸生病者,並減少出入擁擠公共場所,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此外,她指出有研究發現部分嬰幼兒RSV感染後,支氣管變得敏感,未來可能較易引發氣喘。面對RSV威脅,除了積極預防,更需保持警覺與正確照護觀念,為寶寶打造一道健康防線。

延伸閱讀

博太失智症新藥 獲美FDA核准二期試驗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預計將於2050年突破1.5億人,年支出達數千億美元,一個病症將拖垮一國經濟,因此阿茲海默症被視為國安高度的議題。博太是全球首創唯一應用於失智症的植物新藥,並已完成美國FDA核准下的臨床二期(IIa)試驗,正積極推進至二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