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胃癌轉肝癌治療挑戰大 三管齊下腫瘤先縮小再切除

2025-04-24 10:59:43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經化療、免疫療法及釔-90放射栓塞術的三管齊下策略,肝腫瘤順利縮小,順利手術/臺中榮總提供

33歲吳先生去年因解黑便及吐血就醫,確診胃癌並肝轉移,肝腫瘤達11.8公分、佔據1/3肝臟,傳統化學治療效果有限,臺中榮總團隊首次運用化療加免疫療法,結合釔-90放射栓塞術的三管齊下策略,成功縮小胃及肝腫瘤(肝腫瘤縮小至6.2公分),使其順利接受手術切除,術後恢復良好。此策略突破晚期胃癌治療瓶頸,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臺中榮總一般外科陳怡如主任指出,胃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前5名,早期腹悶、腹痛、腹脹等症狀常與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相似,易被忽略,致60-70%胃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其中20-30%已有遠端轉移。因胃與肝血液供應相連,肝臟是胃癌最常見轉移部位。遇胃癌晚期、已遠端轉移者,不建議立即手術,應先給予化療、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等全身性治療2-3個月,視效果再決定後續處置。

 

近年免疫療法問世,通過激活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研究證實對治療胃癌有效,晚期胃癌一線免疫治療已納入健保給付,臨床多採化療加免疫療法雙管齊下治療。釔-90內放射治療(Y-90 SIRT)透過放射性微球體,將高劑量放射線精確投遞至肝腫瘤,殺死癌細胞,有效縮小腫瘤,且增加病人可接受手術治療的機率,將原本柔軟如豆腐的肝腫瘤變硬,減少術中腫瘤破裂的風險,是近年治療肝腫瘤新方法。

 

臺中榮總一般外科、影像醫學部介入性診療放射科和腫瘤內科團隊結合化療、免疫治療及釔-90放射栓塞術三管齊下,以化學藥物殺死癌細胞,搭配免疫療法增強腫瘤微環境免疫反應,再用釔-90微粒攻擊肝內腫瘤,有效縮小病人胃和肝腫瘤,以利完整切除腫瘤手術。

 

陳怡如醫師強調,釔-90微粒放射栓塞術治療需特定條件,腫瘤須只有1-2顆且有豐富血流供應,同時對放射線敏感才有效,並非所有患者皆適用。臺中榮總統計2016-2020年院內胃癌病患5年存活率,自第一至第四期分別為93.11%、78.92%、37.68%和5.98%,皆優於全國醫學中心平均值。未來,醫療團隊將持續優化胃癌綜合治療策略並展開相關研究。

 

陳怡如醫師提醒,男性胃癌發生率是女性1.6倍,且50歲以上為好發族群。家族中有親屬罹患胃癌,個人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2-3倍。其他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長期飲酒、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愛吃醃製食品及慢性胃病等。有胃部不適或其他風險因素者,應定期進行胃鏡、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檢查,早期確診及評估腫瘤擴散情況,提升治療成功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