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不必再忍了 減痛大腸鏡讓篩檢更輕鬆

2016-08-15 08:14:30

減痛大腸鏡  腸癌篩檢免驚驚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嘉義報導

大腸鏡是至今檢測早期腸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於檢查過程的以及檢查後的脹痛感,導致部份患者仍視大腸鏡為畏途,也影響了檢查意願;但是根據常規檢查的數據顯示,50歲以上的受檢者大約有三分之一會發現大腸瘜肉,而大腸瘜肉正是早期癌變的前身,瘜肉如果不加以處理,5到10年內發展成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高,更加顯示大腸鏡檢查的重要性。

大腸鏡檢查分為傳統與無痛大腸鏡兩種,原則上由醫師開立的大腸鏡檢查都由健保給付,然後者則是在檢查過程中額外自費以麻醉方式進行。

上圖:大腸鏡執行器械「內視鏡」

嘉義基督教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周莒光表示,是不是一定要使用自費無痛大腸鏡端看患者個人感受。在傳統大腸鏡受檢過程中,醫師技巧相當重要,受檢者在接受檢查時是清醒的,受檢者適度的反應對醫師來說是必要的資訊,一旦檢查過程中有強烈的不適感,必要及時向醫師反應,透過技巧的改善可以讓不適感降低許多,不一定要自費使用無痛大腸鏡增加受檢者的負擔才能進行有效的檢查。然若患者仍擔心或是無法忍受大腸鏡造成的疼痛時,可選擇進行自費無痛大腸鏡,讓受檢者接受麻醉睡著後才進行檢查則可避免以上困擾。

上圖:清腸徹底之大腸內部

周莒光醫師指出,大腸鏡檢查的成敗,清腸是關鍵因素,許多受檢者因為觀念錯誤,導致效果不彰。最常見的就是受檢者經常以為檢查前要促進腸胃蠕動,好幫助排清宿便,事實上應該要食用的是「低渣食物」才是正確作法。所謂的低渣食物就是如白粥、吐司、白肉、蛋奶等,受檢前三天千萬不要吃如玉米、高麗菜等青菜水果。以往檢查過程中,經常會看到腸道內有大量的纖維質殘留,嚴重影響檢查效果,調查中大約有四成民眾都有此錯誤觀念,有時會讓大腸鏡完全達不到效果。

另外一個大腸鏡的問題是大腸鏡檢查後的腹部脹痛,因在檢查過程中必須將大腸灌氣才能清楚檢查,傳統使用空氣在腸內不會自動消散,檢查後病人的脹痛感較強,會需要患者排氣後,才能減緩脹痛感。目前已經有使用二氧化碳的大腸鏡檢查,會檢查後讓腸道撐脹的感覺減少很多,病人的接受度也大為提高。

周莒光強調,大腸鏡檢查一定要從肛門口達到大小腸交接處,看到盲腸才算完整。這一段長度因人而異,從90到120公分不定。而如此的長度在執行傳統大腸鏡檢查時會讓部份患者視為畏途,但是目前專科醫師技巧已經大幅進步。例如檢查過程中,可以一邊做,一邊收攏被撐開的腸道,減少腸子整段被撐開、撐長的脹痛感。受檢的患者可以選擇除肝膽腸胃專科醫師之外,也領有內視鏡醫學會認證執照的醫師,來減少檢查過程中的痛苦,自然就不會因為害怕檢查而不願接受檢查。

周莒光特別呼籲,大便有濳血檢查陽性結果的患者,二分之一以上都會有大腸瘜肉,而大腸瘜肉在5到10年轉變成大腸癌的機率很高。預防大腸癌的最好辦法就是盡早將瘜肉去除,保持腸道乾淨,就能杜絕腸癌上身。

 

 

延伸閱讀

青年罹腸癌 八成以腹痛為表現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上圖:台南新樓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唐修治醫師 根據醫學臨床報告顯示,年紀越輕的癌症病患,其惡性腫瘤細胞分化得越快,也就是致命率越高。雖然大腸癌罹病人數的顛峰在60~70歲之間,然而,每年卻也有1500名大腸癌患者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且由於年輕人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