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台大醫院李章銘

2016-03-23 16:26:57

台大醫院李章銘:胸腔腫瘤不可怕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盡管科技再怎麼發達,目前為止,大家仍舊是聞癌色變,所謂的癌症是因為細胞的變異,轉換成惡性的腫瘤,然而腫瘤未必全然惡性,科技雖然不能免除人類對疾病的恐懼,但是科技的確能幫助人類解決某些疾病的威脅。因此不論身上哪個部位出現腫瘤,第一要務就是保持冷靜與開朗,尋求三種以上的醫療意見,再選擇讓自己完全信任的醫師,保持樂觀和信心,腫瘤,其實沒有那麼可怕。

  一般人對於腫瘤的懼怕,與腫瘤的生長位置有絕對關係。由於胸腔內滿是重要的器官,因此腫瘤如果生長在胸腔,患者心理壓力肯定會較其他部位的腫瘤來得大。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醫師表示,胸腔腫瘤包括食道、肺臟、縱隔腔等器官之腫瘤,主要有食道癌、肺癌及胸腺癌等惡性疾病。尤其是食道癌與肺癌,其盛行率在近幾年來急遽上升。其中肺癌更是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的第一位。

  李章銘說,近年來由於新診斷科技的進步與普及,使得更多的胸腔惡性腫瘤患者,在早期就獲得診斷。例如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可以診斷出早期的肺癌與胸腺瘤;窄頻與放大內視鏡,使得食道癌患者在早期就可偵測出來,讓這些惡疾得到治癒的可能。

  事實上,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台灣完整的健保體系,讓台灣的醫療水準在亞洲已經是數一數二的先進國家。李章銘更進一步指出,胸腔鏡與腹腔鏡等微創手術的運用,讓病患得以承受更少的治療風險與傷口疼痛。食道癌、肺癌與胸腺瘤的患者,在微小的傷口下,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根治性切除,不但疼痛減輕,術後的恢復加速,治療的成果也不遜於以往傳統的治療。

  而近年微創手術又有另一新的突破,即運用機械手臂,配合微創手術,使得手術者不必屈就於小傷口的操控限制,而能得到甚至比以往開放性手術徒手操作更靈活、更精確的組織剝離與切割。這項新技術更在全世界各地包括臺灣,逐漸地拓廣,而造福所有胸腔腫瘤的患者。 除了傷口縮小外,一些早期的胸腔腫瘤切除的範圍也越來越小,如早期的食道癌,只要經由內視鏡黏膜切除,甚至只要光動力治療進行局部照光,即可獲得與手術治療同樣的療效。

  李章銘強調,根據臺大醫院的經驗,早期的小型肺癌:切除局部亞肺葉,就可以提供和以往肺葉切除一樣的治療成果。 近來標靶治療的引進、放射與化學治療的改良,也讓較晚期的病友受惠,除了讓患者在治療時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也讓胸腔腫瘤患者有更優於以往的存活。 現代科技雖然可以幫助病友減少身體的創傷,但是協助病友走出疾病的心靈陰影,重新迎向生命陽光,才能幫助病友們達到真正的康復。

好的醫生不止要為病人治病,更是守護人類生命的磐石,而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病友,協助患者認識疾病,接受最有效治療及進行預防宣導,李章銘也結合了醫界資源,在 2013 年 8 月 24 日發起成立「臺灣胸腔腫瘤病友支持協會」。協會的宗旨與目的,一方面讓社會大眾得到一些實用的預防保健知識,另一方面也讓病友能得到充分的知性與感性方面的扶持,而得到最適切的照護。透過病友會的舉辦及其他照顧管道,協助胸腔腫瘤病友克服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困難,而真正重獲到生命的喜樂與平安。曾經從疾病陰影走過來,而能重新散發出生命的熱與光的病友,他們的心路歷程,有時往往能提供更貼切與實際的鼓舞。

 

 

 

 

 

 

延伸閱讀

黏膜下剝離術 早期胃、腸、食道癌無手術傷口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嘉義報導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資料顯示,104年國人十大癌症排行中,腸、胃及食道癌分別排名第1、8、10位 。而癌症早期發現的治癒率與中晚期治癒率仍有著天壤之別,上述三種癌症早期癌均有著相同特性,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