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肺癌細胞突變多 基因檢測助精準治療

2019-11-08 09:41:40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高雄報導

肺部腫瘤細胞型態多變,確認癌細胞樣態才能做精準治療

肺癌又蟬連惡性腫瘤之首,台灣一年新診斷肺癌病人約一萬三千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占85%,又以肺腺癌最常見,其中以EGFR基因突變佔50-60%最常見,但是仍有多型的突變不是都能適用同一種藥物,重點就在基因檢測找出變異細胞再用藥治療,這也就是所謂的個人精準醫療。

一名60歲男性鐵工,暈眩一個月至神經外科就診,竟發現是肺癌腦轉移,接受EGFR標靶治療後效果有限,醫師建議積極基因檢測,經一段時間考慮後他才願意檢測、確診為BRAF罕見型肺癌。然而,另一名30幾歲男性上班族,五年前健檢發現罹患肺癌,積極基因檢測確診為ALK罕見型肺癌,接受相對應藥物治療後,病情控制良好,原本在胸腔淋巴結多個2~3公分腫瘤明顯縮小幾乎看不見,目前已重回工作崗位,投入最愛的網球運動,還參加公司網球比賽。

義大癌症治療醫院洪朝明院長表示,肺癌可細分為多種不同型別及基因變異,國人最常罹患類型大多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包含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癌等,其中85的病友為非小細胞肺癌。而較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中包括肺腺癌、鱗狀細胞肺癌、大細胞肺癌,以及神經內分泌腫瘤,其中又以肺腺癌最常見。

洪朝明說,肺腺癌中有一些重要的基因突變,其中最常見為EGFR基因突變,在國內約佔一半以上的比率。而其他基因突變型別,包括ALK、ROS1以及BRAF等,以上每個基因發生比率大致都在5以下,這幾種罕見肺癌都有相對應的治療選項。當然如果病患經濟能力許可,也可以選擇做NGS次世代基因定序去一次瞭解病患可能產生的Driver mutation,進而進行治療規劃。

目前有許多基因檢測方法,技術大幅提升,包括免疫染色、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基因定序,以及最新的次世代基因定序等,準確度高,且提供醫生更精確的診斷參考,可針對不同型別進行精準治療,提升治療成效。肺癌晚期治療以化 療、放療、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為主,目前針對罕見肺癌已有越來越多相對應治療能針對特定基因型別癌細胞攻擊。這種依據每位病患的基因特性,精準選擇用藥的治療新趨勢叫做「精準醫療」,也稱作「個人化醫療」。

 

延伸閱讀

5/1起 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可由健保給付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衛福商公告五月一日起開始給付癌症次世代因定序費用/健保署製表 癌症標靶治療是許多使用第一線抗癌藥物無效後癌友的另一個希望,但是在標靶藥物使用前必須找出到底腫瘤適合用哪項藥物,此時基因定序就會發揮功能,但是一個基因定序要價不低,也不是人人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