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女性經常下腹痛 易忽略骨盆筋膜炎

2017-07-04 14:25:33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上圖:花蓮慈濟醫院婦產科龐渂醛醫師

今年56歲的胡女士,長年飽受下腹痛所苦,疲於求診於泌尿科、腸胃科、婦產科,病情都未見好轉。花蓮慈濟醫院婦產科龐渂醛醫師經內診與其他相關檢查,確診為「骨盆底肌肉筋膜發炎」,透過不含抗生素的藥物治療,為胡女士解決困擾多年的疾病。

女性「骨盆底肌肉筋膜炎」(Myofascial pelvic pain, 簡稱MFPP) ,最主要的症狀表現就是慢性反覆性下腹痛,龐渂醛醫師表示,女性的慢性下腹痛原因很多,包括常見的骨盆腔發炎、膀胱發炎、便秘、間質性膀胱炎和內膜異位症等,其中預估超過一半的比例合併有骨盆底肌肉筋膜炎。因此,需先檢查或排除其他下腹痛的原因,才能診斷骨盆底肌肉筋膜炎。單純性骨盆底肌肉筋膜炎的臨床表現是內診檢查骨盆底肌肉筋膜時,會觸碰到「結節性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正常情況下的肌肉筋膜為軟質平滑,一旦有「結節性痛點」,會有0.5公分「凸起結節」,且一碰就痛,即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

龐渂醛醫師指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屬於常見卻也常被忽略的病症。多數患有骨盆底肌肉筋膜炎的病人,常被當作慢性骨盆腔發炎、骨盆腔內膜異位症或是膀胱過動症治療。以胡女士為例,兩、三年來飽受反覆性下腹痛之苦,雖多次求診於泌尿科、腸胃科、婦產科,都以治療骨盆腔發炎或膀胱發炎為主,服用抗生素治療,下腹痛的情況仍未改善。胡女士已停經,排除骨盆腔發炎的可能性,內診時也未發現骨盆腔發炎會出現的陰道分泌物,尿液檢查也沒有發炎的情況。但內診時有觸碰到「結節性痛點」,因此,確診胡女士患有骨盆底肌肉筋膜炎。

骨盆底肌肉筋膜炎不會致命,卻會大大降低病人的生活品質。無時無刻的反覆性下腹痛、頻尿、性交疼痛等症狀,嚴重影響病人的工作表現、夫妻生活、情緒等。病症急性期,施用消炎藥、肌肉鬆弛劑和止痛藥一周,放鬆骨盆底肌肉,進而促進骨盆底肌肉血液循環,以減緩或解除症狀。

龐渂醛醫師表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症常見於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婦女族群,例如理髮師、櫃姐等,因過度使用骨盆底肌肉,造成慢性發炎;另外,生產撕裂傷、外傷等,會造成骨盆底肌肉功能失調與肌肉僵直,進而導致缺血、缺氧,長時間就形成「結節性痛點」 (MTrPs)。「結節性痛點」會成為周邊疼痛的源頭,讓中樞神經對痛覺更敏感,引發下腹疼痛、頻尿、性交疼痛等症狀。

龐渂醛醫師也提醒,需要長期站立的婦女,平日可進行熱療,緩解肌肉僵直症狀。在沙發或車上,可備電熱毯,利用看電視或開車時進行熱療;或是每天泡1至2次的熱水澡,持續一周,待症狀改善後可自行調整泡澡的頻率及次數。此外,患有骨盆底肌肉筋膜炎的婦女朋友,則要避免一般常耳聞的凱格爾(Kegel’s)骨盆底肌肉強化運動,以避免刺激骨盆底肌肉收縮,惡化病症。婦女朋友若出現反覆性下腹疼痛、頻尿、性交疼痛等症狀,建議至醫院做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