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自費醫材比價網有助民眾了解醫材選擇

2020-06-12 05:38:51

文/好醫師新聞網主筆室

圖:健保署自費比價網,將同一類醫材在各個醫療院所的價格都列出來,精髓便是紅圈內尚未出爐的「核定費用」,藉由該欄目的定價,民眾可以知道在不同價位的醫材是否屬於同一應用範圍。/截圖自「自費醫材比價網」https://www.nhi.gov.tw/SpecialMaterial/SpecialMaterial.aspx

 

由中央健保署花費一年半的時間,與醫界、廠商溝通而告完成的「自費醫材比價網」近日轟動推出;然而光是「比價」這兩個字,就已經讓廠商感冒,其中竟還有「定額」看在廠商和醫院眼中根本大逆不道。原本八月一要實施的政策,隨著反彈聲浪四起,衛福部長陳時中不得不出面緩頰,對政策做了許多解釋,末了還說「可以再討論」,看來要堅持做對的事,的確是需要很大勇氣。

 

沒有研究就沒有話語權,在提出主張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目前的醫材市場。

 

醫材市場簡單可概分為「全自費」以及「部份差額自費」兩種,只是不論哪一種,市場定價都非常混亂,原因大概不外乎:

  1. 個別醫院的議價能力(牽涉到醫院的規模、聲譽。病人數等)。
  2. 同一類醫材有多個廠商生產。
  3. 醫材應用高度專業,民眾大多不了解其中差異。

圖:針對全自費醫材,健保署將最貴和最便宜的醫療院所做比價,民眾只要上網列出搜尋條件即可。以同廠牌及規格人工血管為例,價標從幾千到幾萬元不等,醫材市場豐儉由人,但價格透明可方便民眾選擇。截圖自「自費醫材比價網」https://www.nhi.gov.tw/SpecialMaterial/SpecialMaterial.aspx

 

因為有著上述主要的三個因素,幾乎所有民眾在進到醫院接觸到醫材時,對於自己該用那一類的、什麼牌子的、價格多少才合理,都是鴨子聽雷,反正醫生說什麼就是什麼。這種情況下,就會因為個別廠商的「行銷功力」不同,出現了不一樣的市場業績了。

 

民眾如果眼力好一些,往來醫院時可以注意一下,診間外經常有穿著得體,手拿公事包或肩袋,看起來沒病卻花了很久時間在診間外等待的男女,幾乎都是男的帥、女的漂亮,他們就是藥廠代表或是醫材廠業務(統稱ProPa)。雖然是業務,但可別小看了他們,不論是哪一家藥廠的新藥或是新醫材,都是靠著他們穿針引線,才能進入市場,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服務。

 

醫材或藥材要進入市場,不似一般商品,必須要有執照,最重要的不是民眾自己去買就可以拿來用;以常見的心導管支架,先不談同一廠牌同一型號但在不同醫院就有不同訂價,光是不同產品從健保給付差額從幾千到自費十幾萬的都有。在此例舉其中一點,除了塗藥和管徑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管徑越大,自然就越貴,但絕不是越貴就越好。對於血管壁本來就薄的患者,使用過大的管徑,可能讓血管更容易被撐破。

 

再以白內障患者需要的人工水晶體而已,也是一樣有靠著健保全額給付和自費十多萬的選擇,從最普通的到多層次變焦,主要是看個人需要與經濟能力(當然,醫生的推銷能力也有影響)。但也就是這樣,所以讓民眾在診間幾乎是到了外太空一樣,反正醫師怎麼講就怎麼做,碰到好醫師那就是祖宗積德,遇到這個月業績不好的靠這一攤來繳房租的,那也只好全部買單。

圖:自費醫材比價網操作簡單,民眾進入網頁先選擇全自費或部份給付,再往下點選要查詢的醫材類別,接著就跳到最下方的所在縣市和醫療院所級別,再點選查詢即可。/截圖自「自費醫材比價網」https://www.nhi.gov.tw/SpecialMaterial/SpecialMaterial.aspx

 

健保署這次推出的比價網,也就是為了讓市場更透明,讓民眾選擇更有依據為主要思維;整個比價網不但將醫材根據使用圍歸類,更重要的是引導民眾以健保署所核定的給付價格為參考,例如某一種人工水晶體,雖有不同廠牌,但是只要健保核定的給付是一樣的,就代表都是同一類型、同一功能的水晶體,縱有不同廠牌和不同醫院有不同的收費,但是其功能都一樣,民眾只要選自己所相信的醫院又或是以最低價為參考就可以,不必為著不同廠牌和價格傷腦筋。

 

健保署的自費比價網,這次讓價格透明化,不在於要砍廠商或醫院的收入,而是幫助民眾選擇合適的醫材,同時也杜絕了民眾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不知如何選擇的窘境;這原本就是一件技術官僚應該堅持的政策,但是醫界和廠商的反彈,不得不令人懷疑是不是和上月七日推出的自費差額訂價有關。健保署藉由核定3類共61項醫材給付額度的機會,大砍收費上限,例如人工頸椎就從原來的25.5到30萬不等的定價,砍到讓民眾負擔上限只要18.7萬。但是這次面對反彈政務官的官大學問大,一句話可能把整個案子打回原形,廠商有反彈就改政策,最後恐怕也會順姑心、逆嫂意,變成父子騎驢上下都卡,倒楣的還是最應該知道自費醫材市場選擇權的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