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氣切病人可進食與言語(左),插管病人苦不堪言(右)/李章銘教授提供
雖然資訊發達,但是民眾汲取到的資訊經常似是而非,尤其是事關人命的醫療訊息,更常見以訛傳訛。其中又以氣切的錯誤印象對病人影響甚深,到底是氣切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呢?胸腔外科權威台大李章銘醫師教導民眾一個簡單原則,正常狀況下,只要是插管超過兩週就應該氣切,把握黃金時間不但病人舒服,甚至還有機會恢復自主呼吸。
重症患者一旦呼吸不順或肺功能不夠無法自主呼吸,在緊急情況下為使病人不致於缺氧,醫師都會執行插管,也就是透過外力將一條軟質塑膠管,從口腔或鼻腔進入氣管,再藉由呼吸機將氧氣直接送進肺部。但是一條管子放在嘴巴裡,而且是相當窄小又敏感的氣管,肯定是非常不舒服的,意識清楚的病人十個有九個都會因為既難受卻又口不能言,痛苦全寫在臉上,更會不斷的嘗試要拔掉呼吸管,醫護人員為了病人的安全,就必須給予強制約束,加護病房內經常可以看到綁手綁腳的插管病人,大都因為這個緣故,不但病人痛苦,家屬更是不捨。只是插管痛苦但是相比在喉嚨上開一個洞來呼吸似乎聽起來更恐怖,許多家屬就在這種錯誤印象下讓躺在病床上的家人都難受。
現任心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前台大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教授表示,在他專業領域裡,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不管是病人本身還是家屬,在一開都對對氣切有錯誤的了解。事實上氣切口送氧的距離因為比口腔來得短,不論是肺功能的恢復、抽痰的舒適、口腔的清潔等,對病人的幫助更大,氣切的病人更因為可以咀嚼,方便進食,可以得到更多食物的營養,對病情的恢復也有助,比起長期插管的病人更有機會可以早日的自主呼吸,不必再仰賴其他外力。
李章銘說,緊急狀況下,醫生一定會選擇給病人插管,除了執行較容易之外,最主要是不知道病人需要使用外力協助呼吸多久,所以先從簡單的來,以爭取最短的時間送氧進肺部,這個階段的插管是必要的。
李章銘強調,氣切也不是全然沒有壞處,還是可能有氣管狹窄或呼吸困難的副作用,但是因為與肺部距離短,不必費力呼吸,因此對於呼吸肌肉的幫助較容易脫離呼吸器。一旦病人插管超過兩個星期,短期內恢復自主呼吸的機會不大,就會建議改由氣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