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亞大附醫中醫師陳書怡展示乾燥症治療藥方
台中55歲張女士原本燒得一手好菜,但自更年期開始味覺異常,經常覺得口中有鹹味,彷彿一層膜覆蓋在舌面,家人也常抱怨媽媽煮的菜越來越鹹,紛紛找藉口自行解決晚餐,使得張女士信心大損,赴醫檢查確診為「乾燥症」,在中西醫的合併治療下,張女士味覺逐漸恢復正常,也重拾煮菜帶來的成就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師陳書怡表示,該患者曾分別至過敏免疫風濕科及中醫科檢查,確診為「修格蘭氏症」(俗稱乾燥症)作祟,經使用西藥後症狀立即獲得改善,但因其體質對西藥產生較多不適的副作用,如口水突增、容易冒汗等,故再搭配中藥、針灸合併治療下,張女士順利獲得良好生活品質。
陳書怡指出,乾燥症為自體免疫疾病,目前致病原因不明,當淚腺或唾液腺遭受自體免疫系統攻擊,便會導致眼乾、口乾等症狀,此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在風濕免疫疾病當中,原發性乾燥症在台灣的發生率排名第二,女性罹病機率為男性的8倍,而繼發性的乾燥症則合併有其他風濕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肌炎等。
陳書怡指出,乾燥症患者大多出現口乾、口黏、舌頭赤澀欲破,眼睛乾澀伴隨疲憊灼熱,且部份症狀也與更年期類似,有時也會出現神經系統、皮膚、肌肉關節等部位的不適,往往被忽略,故許多患者經常逛遍醫院,卻仍查不出原因,使得患者往往感到心力交瘁。
陳書怡提到,目前常見的乾燥症治療除了使用必賴克廔(俗稱新奎寧)治本外,也經常搭配副交感神經刺激劑(俗稱口水藥)減緩乾燥的不適症狀,但有些患者使用口水藥後,發現一覺醒來口水濕了整個枕頭,或是服藥後狂冒汗而深感困擾,也無法獲得適當休息,透過中西醫的合併治療,互相截長補短,患者才能獲得最佳的生活品質。
以中醫角度來說,造成乾燥症原因有二,當氣血津液的流通不順暢,無法抵達目的地,就會使該部位得不到滋潤,另外可能因身體功能的退化,如女性更年期,導致氣血津液的來源缺乏,故透過中醫養陰清熱、活血通絡的方式,如白芍、麥門冬、桑葉、佛手、菊花、枸杞子、夜交藤等,再針對個人體質做調整,患者才能獲得最佳的生活品質。
陳書怡提醒,自體免疫疾病往往是身體的平衡出狀況,需要先透過西醫全面的了解,再加上精準的中醫辨證才能妥善治療,除了對症下藥外,民眾也應避免炸、烤、辣、酒、補等食物,保持規律作息、適度舒展身心,才是治療乾燥症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