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失智不是老人專利 10萬患者非高齡

2018-04-17 14:49:40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台中報導

上圖:全方位職能治療有助於失智、失能者復健。

根據衛福部的調查報告顯示,台灣65歲以上失能人數已超過48萬人,而且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十三名就有一名失智,失智症人口超過26萬人,但在整體長照需求人口中,有38%不是老人。所以,失能、失智在老、中、青三代中皆有可能發生。

中山醫大附醫職能治療師黃毓珍表示,失能、失智,會造成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個案、家屬及照顧者都應該學習接納現況與疾病共處,並有效執行復健計畫,重新認識自己、了解進展狀況。同時,個案需要持續保持人際互動並感受成就感。

中山附醫的職能治療室中可進行更全方位的職能治療服務,舉辦職能治療主題式團體課程,以全人觀點,透過人、活動、環境的調整與安排,依主題(認知動作、生活重建、休閒娛樂、社會參與…等)設計治療課程,除了傳統職能治療的食、衣、住、行、育、樂的模擬訓練,並藉由結合實際情境訓練,達到預防失能、延緩失智及成功老化之目標。

黃毓珍說,職能治療可依據個案的興趣與需求,以傳統動作治療的優點為基礎,結合多感官活動、認知訓練與群體互動,安排不同主題的治療活動,在平常的復健課程外,提供個案如兒時般「上學去」的懷舊情境,並讓個案在職能治療師帶領下,儘可能獨力去完成整個治療活動內容,以增進參與動機與治療成效。

黃毓珍強調,不論是失能或失智的個案,在個別化的功能性動作或認知指導、輔具及家屬的共同參與下,透過具實證基礎的主題式職能治療活動,除了提供個案獨立學習、團體規範、領導才能與互助合作等能力與精神,激發個案最大獨立,發揮最佳職能角色。也可讓陪同參與學習的家屬對個案的症狀有更多的知識與理解,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更適切有效的照顧方式,減輕負擔。家屬及參與病友間互動學習與經驗分享,除了增加團體支持力量、增進社會互動並學習適應疾病的技巧,同時也可以相互鼓勵,以更樂觀正向的態度面對復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