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花蓮報導
上圖: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新書發表會
國人愛吃藥是出了名的,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加上健保吃到飽的照顧,只要花少許掛號費,就可以拿一堆藥回家,真是划算。但是愛吃藥的國人卻把藥物交互作用只寄託在傳統的農民曆上,會記得食物和食物的強碰,卻忘了藥物和藥物也會強碰。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整理了臨床上實際遇到的100個藥物作互作用的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國人,什麼藥和什麼藥物及食物不可以一起吃。
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分析發現,一年開出的處方籤中,可能發生藥物交互作用的比例高達15.99%。為了讓民眾能對藥物交互作用有正確的認識,為自己的用藥安全把關,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整理出臺灣第一本,由本土藥師執筆的藥物交互作用指南--《這些藥不能一起吃!》。五月十五日上午十一點,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王志鴻與藥劑部主任劉采艷帶領的藥師團隊,舉辦新書發表會。
書中共分成五個主題,包含有西藥與西藥、中藥、食物、香菸、酒精之間的交互作用,而且在書中記錄的一百個案例,全部都是花蓮慈院藥劑部藥師親自處理過或文獻紀錄真實發生過的案例。
林欣榮院長與王志鴻副院長也代表外科及內科醫師前來站台按讚!林院長表示,臨床上就有巴金森病友問他,為什麼吃的藥有時候有效,有時候感覺又沒用?詳細一問,才知道這個病友忘記醫師提醒,這個藥物要空腹服用。王志鴻副院長補充,許多慢性病患者必須與疾病和平共處,天天都要吃藥,而且一吃就是很多年,所以,更需要知道藥物交互作用的狀況。
至於許多中老年人經常會因為關節退化而服用止痛藥,但是這裡面也包括了三高的族群,當非類固醇的止痛藥碰上降血壓藥物時,即會產生作互作用而抵消了藥效。書中就例舉一位阿嬤,與家人披薩時突然昏倒,經檢查結果是高血壓所致,醫生開了降血壓給她之後,她有照規定吃,沒想到一個月後再昏一次。經詢問結果才發現阿嬤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經常要吃止痛藥,導致降血壓藥物失效。
趙先生因為受到俗稱香港腳的足癬困擾而就醫,皮膚科醫師開了抗黴菌藥物治療,沒想到過一個月,香港腳還沒好,反而常常胃脹、腹痛,接著還出現茶色尿跟黃疸的症狀,經過醫師檢查發現有肝功能指數飆高,竟然是急性肝炎,必須緊急住院治療。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其實就是因為趙先生平常愛喝「葡萄柚綠茶」,其中的葡萄柚汁影響藥物的代謝,增加了藥物副作用產生的機率。
劉采艷主任表示,其實葡萄柚汁本身並沒有問題,造成問題的是剛好與藥物發生了「交互作用」,所以,影響了藥效,甚至是造成其他的問題。花蓮慈院2009年就建置藥物交互作用警示系統,2013年更增設中、西藥物交互作用偵測功能,就是要避免不同科別的藥物出現交互作用,影響到治療效果,甚至是造成其他問題。
這本書在全省各大書局與網路書店都有在賣,特別適合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屬、同時看診兩科以上者、照護服務員,甚至是醫護人員本身。劉采艷主任特別感謝藥劑部十位資深藥師共同合作,完成這本《這些藥不能一起吃》,藉著一百個真實個案,來分享超過一百種常用藥物與其他西藥、中藥、食物、香菸與酒精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