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低溫療法對突發心跳停止救活率高

2017-03-02 15:35:16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台中報導

上圖;台中榮總急診部主任蔡哲宏醫師範低溫療法急救操作

突發心跳停止的死亡率極高,即使在先進國家,只有不到10%的病人能夠存活出院。即使是存活的病人中,也只有少數可以保留良好的腦神經功能,更造成家庭的嚴重負擔。臺中榮總復甦醫療團隊近年來積極推動復甦後低溫治療,將存活率推高到63%腦神經功能的良好保存提升至50%,在治療心跳停止病患的成果上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近年來,各種復甦醫療急救技術的進步,突發心跳停止的救活率有明顯的提升。突發心跳停止要能急救成功有五個要點,又稱生命存活之鏈,其中包含立即進行高品質心肺復甦術、快速進行去顫電擊、高級心臟救命術、與心臟停止後照護。其中高級心臟救命術是在醫院的急診室進行,而心臟停止後照護的重點則主要是為合適的病人實施低溫治療,及進行心導管檢查與介入性治療。

臺中榮總急診團隊表示,心跳停止發生後有其急救的黃金時間;時間拖越久,救活機會越低,因此由急診部、重症醫學部、與心臟血管中心共同組成復甦醫療團隊,自102年起逐步推動急救病人復甦後低溫治療,近期實施低溫治療的病人大幅提升,自104年11月自106年2月初的資料,共有22位病人接受低溫治療,包含有11位來自急診轉入的到院前心跳停止,及11位病人是在院內發生的突發心跳停止。這些病人經過治療的結果,有14位病人能夠存活出院(63%),而有11位病人(50%)能夠擁有良好的腦神經功能,不致造成家庭的嚴重負擔。這樣的成果已經是和國外的文獻相當,而且遠高於台中市猝死登錄系統中所有突發心跳停止的病人的存活率與良好腦神經功能的比率。

一名59歲健康男性,過去無重大病史,105年12月某日早上打高爾夫球前倒地,現場打電話叫救護車,救護技術員到場後實施心肺復甦術並利用體外自動去顫器電擊其心室顫動,送醫途中持續壓胸。抵達醫院時已恢復心跳,但意識仍昏迷。 住院後實施低溫治療至體溫33度並做心導管檢查無冠狀動脈疾病。低溫治療後意識清醒,可自行走,植入體內去顫器後出院,至今年一月為止門診追蹤良好。

45 歲男性,於工作時失去意識,現場目擊者實施心臟按摩,119到達時立即予以電擊,先轉至其他醫院執行心導管檢查,顯示無冠狀動脈阻塞;再轉台中榮總作低溫治療。治療三天後醒來可自行進食。

低溫治療作法有兩種,一種是由體外的特製貼片來降溫另一種則是將特製的導管放置到大血管內,透過導管及將溫度傳導至全身。這二種方法效果都很好。以台中榮總的經驗,實施體外降溫的作法個案數較多。

臺中榮總急診部蔡哲宏主任表示,台中榮總低溫治療自2012年起實施至今,實施個案數逐年增加,且成效良好。但這一段其實只是整個急救成功的最後一環,應結社區資源繼續推動復甦醫療,完成前面的幾個重要環節,包含緊急救護系統教導民眾如何辨識心跳停止、加強推動民眾CPR訓練,讓更多人學會 CPR+AED、公共場所廣設自動體外電擊器(AED)等,才能讓更多病人能接受低溫治療。

 

延伸閱讀

小感冒誘發急性腎炎 11歲男童險喪命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音樂治療師到病房,藉由音樂減輕樂樂住院不安的情緒/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11歲的樂樂,短短5天就從小感冒誘發免疫球蛋白A型快速進行性腎炎合併急性腎損傷,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團隊44天的治療與照護下,病況穩定終於順利出院返家,重回校園。小兒部兒童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