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台大醫院胸腔外科、台灣胸腔及心血管外科學會榮譽理事長李章銘醫師
台灣防疫得當,新冠肺炎至今只有45例,受到全球肯定;事實上台灣其他醫療技術也不遑多讓。台大胸腔外科李章銘醫師所領導的團隊,對於高位食道癌的新式手術,因為可以保留聲帶及下咽,已獲歐洲胸腔外科學會肯定,受邀於五月赴歐發表。
人類咽喉的構造從口腔往下併排著食道和氣管,而聲帶就在氣管的前端,一旦食道癌長在高位靠下咽處,就難免因為全喉切除的手術,導致在氣管的聲帶與下咽受損,患者術後生活品質不佳,除了影響發聲也會影響吞嚥。
台大胸腔外科教授、現任台灣胸腔及心血管外科學會榮譽理事長李章銘醫師表示,為了提升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台大醫療團隊近來已完成5例「咽喉、聲帶保留之食道癌手術」;改變以往高位食道癌手術的限制與術後的生活品質,其方式為先截斷氣管後,再從截斷處切入,到靠近聲帶的地方,再進行腫瘤的切除,而後再進行氣管與食道重建手術,讓患者術後仍能保有發聲與吞嚥能力。
李章銘說,香、檳、酒,仍是靠近頭頸部的高位食道癌的好發族群,尤其是檳榔的危害対上段食道,比香菸和酒精更大;最近案例就是一位50多歲的周姓患者,本身是長期食用檳榔,吞嚥困難已經一個多月,到院檢查後,發現在接近咽喉的地方,有腫瘤,進一步檢查證實是食道癌且已是中晚期了。
李章銘表示,這類患者的治療通常會先進行同步的化學和放射治療,接著就是手術切除,以往這種靠近咽喉的手術,就是全喉切除後再重建。美國對於這一類的患者都已經歸類在「不適合手術」的範圍,但是台大的醫療團隊仍沒有放棄。
李章銘指出,高位手術對醫療團隊一直都是很大的挑戰,因為食道重建手術,必須從腹腔裡把胃管往上拉,經過胸腔再到下咽;台大目前在這一段的手術都已經可以微創處理,手術傷口從以前的3、40公分,到現在只有一個小洞。如今再加上新式手術可以保留聲帶和下咽,患者的術後生活品質可以大幅提高。
這項手術在前段的時間仍與傳統食道癌手術近似,但由於須要保留聲帶和下咽,所以整體手術時間會比傳統手術多出一、二個小時,對醫療團隊也是一項挑戰;李章銘所主導的新式食道癌手術,論文發表後已獲歐洲胸腔外科學會接受,並受邀將於今年五月前往學會的年會進行現場發表,與全歐胸腔外科醫生一起分享這份屬於台灣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