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孕婦習慣性流產 竟是丈夫染色體異常

2025-02-17 12:29:47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郭保麟醫師指出,若曾生育過染色體結構異常小孩的夫妻,需接受染色體檢查,確定下次懷孕孩子是否有染色體異常風險/大里仁愛醫院提供

28歲陳太太第一次懷孕約10 週到住家附近醫院產檢發現胚胎心跳停止,第二次懷孕約8週檢查發現只有胚囊而沒有胚胎,第三次懷孕發生自發性流產,3年來卻一直找不到原因。陳姓夫妻求子心切,前往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郭保麟醫師的重複性流產特別門診求診,經血液染色體檢查陳太太的染色體正常,竟然發現陳先生的染色體結構異常(第14號跟21號染色體之間的「平衡型」轉位),終於找出重複性流產原因。郭保麟醫師建議採自然受孕仍有至少50%成功懷孕機率,陳姓夫妻決定繼續嘗試懷孕,到第四次懷孕約17週接受羊膜腔穿刺檢查為染色體正常的女性胎兒,目前為接近足月待產的狀態,滿心歡喜迎接新生兒到來。

 

郭保麟醫師表示,流產可能因為胚胎品質或是子宮環境不佳所導致,流產的胚胎之中相當高的比例有染色體異常,而染色體異常的胚胎被自然淘汰的結果即是流產。人類每個細胞有23對染色體,一半來自父親,另外一半來自母親。「平衡型」染色體結構異常就是不同染色體區域之間發生轉位性互換,或同一個染色體不同區域之間發生倒轉。這些人大部分健康狀況沒有問題,但是因為精子或卵子染色體異常的比例增加,所以造成胚胎異常的機會大幅度增高。若夫妻之一人帶有「平衡型」染色體結構異常,每次懷孕流產的機率大約是30〜50%。

 

郭保麟醫師指出,在平常人之中大約每500人會有一位帶有「平衡型」染色體結構異常,一般人並不需要接受染色體檢查。但是在重複性流產或是不孕症的夫妻,帶有「平衡型」染色體結構異常的機率大約是4%,因此有需要接受染色體檢查。如果是曾經生育過染色體結構異常的小孩的夫妻,也需要接受染色體檢查,以確定下次懷孕孩子是否有染色體異常的風險。

 

郭保麟醫師說,帶有「平衡型」染色體結構異常的夫妻,可以考慮接受試管嬰兒和基因篩選,選擇正常的胚胎植入,也可以選擇自然受孕,每次懷孕也會有一定的成功機率(至少50%),但是懷孕中期仍然需要接受羊水染色體檢查,以確定胎兒沒有染色體異常。

 

郭保麟醫師強調,由於高齡化生育及環境污染等因素,重複性流產病例有急遽增加的趨勢,透過重複性流產特別門診針對重複性流產(至少連續二次流產)的原因進行全面性檢查,讓重複性流產的夫妻可以儘快懷孕成功,順利生下健康的寶寶。

延伸閱讀

開瓶蓋扭毛巾痛澈心 拇指腕掌關節可能已鬆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台北慈濟醫院骨科周博智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52歲的蔡女士從事美髮業,經常需要替人洗頭,但近來工作時經常覺得手腕疼痛,拇指無法出力,雖有去復健科就診,但止痛藥效果有限,洗頭工作也無法長時間帶著護腕,因此來到台北慈濟醫院骨科,希望透過手術一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