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患者治療前(左)、後(右)對照/光田醫院提供
小明是正進入青春期的國中男生,本該開開心心專心學習享受校園生活,卻因為「癢」個不停的困擾而煩惱,更經常被誤會是衛生習慣不好。光田綜合醫院兒科鄔翔帆醫師仔細詢問相關病史,發現小明從很小開始就有異位性皮膚炎,一直在診所兜兜轉轉,也曾使用過抗組織胺及類固醇藥膏,病情始終反反覆覆,經鄔翔帆醫師診斷,小明的異位性皮膚炎已由輕度轉中重度,建議使用生物製劑積極治療後,病況大幅改善,小明不再抓癢抓到血跡斑斑,之後夏天也敢穿短褲了。
光田醫院兒科鄔翔帆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最常影響小孩子和青少年,60%在1歲之前發病,90%發生在18歲之前。異膚的發生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約有70%有異位性體質的家族史,也跟基因有關,特別是FLG的基因突變造成皮膚結構不穩定。另外,與環境因子也有關,比如處於二手菸的環境也是一個風險因子。簡而言之,當原本的肌膚屏障功能失調,加上皮膚遇到抗原的不適當免疫反應,就容易出現異膚的表現。
一般來說,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特色就是劇烈的癢感,反覆發作,甚至後期會出現皮膚乾燥或是皮膚苔蘚化的表現,異膚的存在本身對於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大的影響,甚至有些病例個案會伴隨其他共病,像是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等。此外,許多人認為異位性皮膚炎只好發在兒童族群,事實上許多患者是從小發病並未好好控制,直至成人之後,仍然持續影響生活品質。
鄔翔帆醫師表示,異膚依嚴重程度治療方式多元,內服及外用都有,像是口服抗組織胺、抗生素與外用類固醇藥膏,以及生物製劑,如杜避炎等,這些藥物都需要經過醫師處方,不宜自行購買使用。國中生小明接受之生物製劑杜避炎是一種(IL-4Rα)拮抗劑,療程的推進與是否適合該治療方式需依病況而訂。
鄔翔帆醫師提醒,除了治療,「保濕」是異膚質患都最重要的基本功,務必得做的紮實,洗完澡後是保濕的黃金時間,洗澡水的溫度不宜太高;建議選擇成分單純、無香料無香精的保濕產品,依乾燥程度選用油膏 (ointment)、乳霜 (cream)、乳液(lotion) 等不同黏稠度的保濕劑。冬季時可以選擇脂質含量較高的產品,嬰兒族群則要避免使用含尿素的保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