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兒子成績不好 竟然救了媽媽一命

2020-06-30 11:20:38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萬芳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莊再庚講解病人進行3D立體定位熱射頻燒灼術。

俗話說「有失就有得」一名住在台北的媽媽,竟然因為兒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一氣之下「心臟呯呯跳」,送醫後竟然發現是心律不整,經心導管燒灼治療,已經痊癒。

 

收治該個案的萬芳醫院心臟內科莊再庚醫師表示,黃太太從半年前開始發生胸悶、心悸等現象,經過24小時心電圖檢查,確定是「心室早期收縮」,也就是心律不整。以一般民眾來說,如果是在靜止而非運動或情緒激動的狀態下,基本上是感覺不到自己心臟在跳動,但黃太太卻時不時感到心悸、胸悶,尤其是一生氣想罵小孩就更加不舒服,最後只能採取「佛系教養法」,但依舊因為病徵又焦慮又痛苦。

 

莊再庚指出,心律不整的種類很多,黃太太的「心室早期收縮」就是其中一種,屬於心臟的心室裡有不正常的放電點,有時會覺得心臟過快而感到心悸,有時又因為不正常的心跳先搶拍,因此打出來的血液量比正常來得少,會有心跳空虛感,傳統治療大多以服藥控制為主,但對有些病人而言治療效果有限;且如「心室早期收縮」發作頻率高達10,000次/日以上,或心跳頻率超過全天總心跳的1/10,合併出現胸悶、心悸等臨床症狀,則建議使用「3D立體定位熱射頻燒灼術」治療。

 

因黃太太全天心室早期收縮已超過1/10,因此為她使用「3D立體定位熱射頻燒灼術」,先以3D立體圖建構出病人的心臟腔室,準確找出導致心律不整的放電點,將不正常的放電點燒掉,輕鬆解決心頭大患;且電燒手術傷口小恢復期快,手術第二天就能出院,且在術後三個月內回診確認無礙,此後再也不須用藥治療。

 

莊再庚提醒,心室早期收縮的病人最常反應自己的心跳有時跳很快,有時卻突然漏半拍,有些人則是會有胸悶、心悸、暈眩等症狀,由於病徵不明顯也因此常常容易被忽視,但長時間的心室早期收縮可能會造成心臟衰竭,再嚴重可能會猝死,因此若是有相關症狀,還是盡早就醫治療,以免發生憾事。

 

 

 

延伸閱讀

大姆哥常瘀青 檢查結果竟是罹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患者腳部大姆指瘀青竟是肢端黑色素瘤/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76歲的林先生五個月前發現右腳大拇指有一小塊深黑色痕跡,原以為是先前兩次意外撞傷所致的瘀血,但一個月前黑色痕跡有擴大趨勢,至坊間診所求診也以為是瘀青未散。所幸林先生的女兒警覺,勸父親再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