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由過動兒所繪畫作製成馬克杯,獲產業與院方支持,成為支援團體與醫療效果最佳見證
家有過動兒對於一個家庭而言,意味著至少20年裡,都將面對一條非常艱難的道路;尤其是家中如果有長輩不能理解,對於陪伴者而言,除了要應付病童,還要面對長輩的熱切的壓力,那種煎熬不是外人可以理解。為了協助更多過動兒家庭共同面對漫長的治療過程,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陳錦宏醫師,運用現代科技統合了患兒的家長組成LINE群組,充分發揮支持動力,還曾經在深夜時刻遇到準備輕生的家長,由群組內的其他家長共同勸回,除了避免一個家庭的破碎,也成為其他家長的精神依靠。
在陳錦宏醫師所成立的ADHD家族的Line群組中(目前有2群組共920個家庭參與),曾有一媽媽晚上11點在和ADHD孩子奮戰完功課與日常生活作息,準備帶著孩子上床睡覺,但卻因為一件小事被婆婆指責不會帶小孩,此時被晚歸的先生也加入指責的行列,怪罪為何家裡吵吵鬧鬧,成為壓垮這位媽媽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著。
這位媽媽在群組上留言,表示她再也走不下去了的輕生念頭。此時群組內其他媽媽們瞬間湧出,幾十位家族照顧者以同理心,紛紛在LINE打出訊息:“好辛苦,你這麼認真”、“我婆婆也這樣嫌我”、“找我先生跟妳先生說一下”.....等等。有相似經驗的媽媽們就陪著她一起這樣聊到深夜1點,一直到這位想輕生的媽媽度過此低谷。
陳錦宏醫師說,這種群體的支持力量,他稱之為「自發性的相似群體間心理急救」的經驗。而當他在國際會議分享此過程時,現場國際學者們紛紛發出驚嘆聲,那個時候,他才第一次理解到,這些人開創了一種重要的社會支持連結模式。
過動兒治療的核心困境與共同行動模式
陳錦宏教授指出,照護ADHD的核心困難為:ADHD照護需照顧者長期的心力,但一方面家長又因ADHD孩子症狀對家庭學校的負面影響而有長期負擔。所以如何期待有長期負擔的人又能有能力期提供長期照顧?
事實上,陳錦宏以專業的角度提出,ADHD各種後續發展(如藥酒癮、犯罪、自殺、車禍、意外傷害等)都可以被防止的,所以值得國家社會投入更多的支援和照顧資源。
為此,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於2015年結合陳錦宏教授所創立之社團法人台灣心動家族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由專業人員與照顧者雙主體的一種共同合作來開創ADHD長期照護支持的社會模式。成員包括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特教博士、學校教授、特教老師、醫學人類學教授及數千個ADHD家庭等,以醫療專業、家庭雙主體互相灌注能量支持與成長。陳錦宏教授將此經驗命名為「共同行動模式」(Shared Action Model),適用於精神心理健康這種須長期照護的議題,尤其是照顧者須扮演某種程度治療者的領域。
陳錦宏醫師強調,在這個共同行動模式下,已經看見這些孩子及家庭在「全面性、專業性、支持性、連續性、長久性、共同參與性」的六大特點照護模式下的改變,然後為他們解開封印的天分及表現所驚豔;有本來寫不出作文者,治療鼓勵後連續拿下文學獎;有每天和父母老師吵架者,參加全國美術競賽獲獎;也有每天在學校翻桌和父親打架,被同學票選為模範生。
有一位小六的阿弘,本身熱愛畫畫,但情緒與行為經常失控,在低收入戶的單親家庭,和父兼母職的爸爸常起衝突,阿弘甚至曾報警控告父親家暴,心力交瘁的爸爸一度想帶著阿弘一起結束毫無希望的人生。直到他們倆遇見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陳錦宏醫師,透過「共同行動模式」,在醫師、心理師、學校老師、協會志工與父親的合作努力下,逐漸改善阿弘的症狀,讓他的情緒不再經常失控,學業成績也進步了,更充份展現出他的繪畫天份,甚至還被獲選為學校模範生。而阿弘的爸爸亦在去年榮獲台南市政府頒發模範父親表揚,父子倆得以重生。
而阿弘的作品已經被台灣心動家族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製成文創產品-馬克杯,並且得到上市公司瑞儀光電企業基金會及嘉義長庚醫院的支持贊助,將持續支持這些孩子亮點培育及下一個作品的發掘。嘉義長庚也將積極提供資源讓心動家族協會在雲嘉區地區設立分會,擴展此模式在台灣相對資源缺乏的雲嘉地區。
在此驚豔下,嘉義長庚醫院將擴充此模式,啟動「ADHD兒童青少年亮點培育計畫」來解除ADHD封印,尋找正向心動力量,以系統性提供課程資源發掘與培育ADHD孩子各種亮點,進而翻轉ADHD兒童青少年的形象。陳錦宏醫師強調,症狀只是遮掩的表象,而非等同孩子的全部,表象下的能量才是這些孩子的本質,只要透過照顧者與治療者的共同行動來解除症狀的封印,這些掩蓋的本質將浮現成令人讚嘆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