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通血路藥物隨便吃 恐有出血風險

2018-05-08 14:10:16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說:醫師所開立藥物都有其針對性,切勿將藥物與他人共享

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加上合法、非法藥物廣告盛行,導致民眾的醫療知識似是而非,尤其是所謂「通血路」的藥物經常被誤認為有利無害、男女皆可,成為民眾健康隱憂。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陳郁欣醫師呼籲,這一類藥物通常是給有心腦血管堵塞風險之虞的患者所服用,一般人不要隨便吃,以免增加出血的風險。

一般民眾口語俗稱的「通血路」藥物,其實就是抗血小板或是抗凝血劑,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伯基、阿斯匹靈、保栓通、普栓達、可邁丁、艾利克等藥品。

陳郁欣醫師表示,神經科醫師一般開這類藥品的適應症是給曾經有缺血性腦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的病人。此外,心律不整的病人若是算出風險指數過高(CHA2DS2-VASc)或是無症狀頸動脈直徑狹窄,也可能需要服用這種藥物。簡而言之,基本上中風過的病人,需要一輩子都服藥,至於服用的藥物種類,醫師會視病人缺血性中風與有無心律不整等其他疾病,依專業考量有不同的處方調整與藥物選擇。

陳郁欣醫師說,藥物的目的是為了預防發生下一次的中風,病人需要遵循醫師囑咐的劑量、頻率服藥,這樣醫師才能於每次回診追蹤時準確掌握藥物與病況的變化,並適時做藥物的調整。但是病人若誤以為「通血路」的藥很好而「呷好到相報」或擅自調藥,自己當醫師或是與家人朋友一起當成保健藥品服用,則萬萬不可。

所有藥物除了適應症外,也有副作用,正所謂是「凡藥必毒」。陳郁欣強調,抗凝血藥物的作用雖是「通血路」,但是副作用是容易出血,例如牙齦、腸胃道、泌尿道,甚至是大腦都有可能,服用藥物的病人需留意這些副作用,並在回診時與醫師討論,必要時醫師會搭配其他藥物避免副作用。

陳郁欣醫師再次呼籲,醫師治療時是取其對疾病的效益大於副作用,一般民眾若是使用不慎會對健康有重大危害,千萬不可與人共享藥物。

 

延伸閱讀

惱人偏頭痛醫護也受苦 CGRP注射助擺脫逆境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暨臨床技能中心主任楊浚銘/奇美醫院提供 34歲王小姐是一位長年飽受偏頭痛之苦的醫護人員,自從她國中時期以來,每月都要忍受超過20天的偏頭痛折磨。在奇美醫院神經內科楊浚銘醫師建議下,王小姐接受了健保給付注射「CGRP單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