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上圖: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長許堯欽博士
報章雜誌上經常刊登某某人妻或熟齡女性如何在屆齡後的保養為自己博得「美魔女」的稱號;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指出,重點正如一句俗話所說的:「冬天是皮膚的殺手」,單用保養品若覺得不夠。那麼究竟有那些辦法可以有效的保護肌膚呢?他特別受訪時從中醫觀點提供更多實用的【冬天皮膚保養之道】。只要有心照著做,每個女生都有機會成為美魔女。
(1) 寒與燥是傷害皮膚的外因:
就傳統醫學的角度來看,冬天的氣候存在著兩大不利皮膚的因子:寒邪(過低的氣溫)與燥邪(過低的溼度)。在乾冷的氣候之下,人體表皮層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失。但也造成皮膚層血液循環減慢,皮脂腺與汗腺功能的降低,導致皮膚表面的水份與脂肪含量大減,皮膚失去了「保溼」與「潤澤」的雙重屏障。
若再加上冷風的吹拂,那更是大大減弱了皮膚的扺抗力。所以在冬天,皮膚特別容易因為「寒」與「燥」而變乾糙、敏感、甚至皸裂。典型的【冬季皮膚搔癢症】就是這樣來的!
(2) 人體內在氣血循環障礙是主要內因
中醫認為皮膚與內在臟腑的氣血循環是息息相關的,所謂「有之於內,而形諸外」。古籍【聖濟總錄】指出:「駐顏美容,當以益血氣為先。倘不知此,徒區區乎膏面之術,去道遠矣。」就是強調:正確的皮膚美容之道應該是從調理人體血氣來著手,而不是單純塗脂抹粉地作表面工作。
可見:「有充沛的氣血才有健康的皮膚」《皮膚是會說話的!》。最簡單常見的例子是長期生活失調、睡眠不足的人,皮膚一定顯得乾糙晦暗鬆弛,而且粉刺、痤瘡或色素斑頻頻發生。而生活正常、身體健康的人,皮膚必然細緻潤澤有彈性,少有病變。
(3) 錯誤的清潔習慣常是傷害皮膚的幫兇
有人認為冬天洗澡要用熱水洗才洗得乾淨,而且是「越熱越過癮」。也有人習慣在浴缸裏泡熱水澡,而且是「越久越舒服」。殊不知這種「過熱」與「過久」的清潔方式往往會把皮膚表面那層具有保護作用的皮脂層清除殆盡,反而讓皮膚更容易受傷害。
在門診就常看到這樣的病人:每到冬天皮膚就搔癢,病人往往錯誤認為「癢是因為不乾淨所致」,於是更勤於用肥皂清洗患部,結果反而越洗越癢,只好求教於醫師。經醫師指正後,減少使用肥皂清洗的頻率,自然就不癢了。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以了解到在冬天裡,皮膚為什麼容易受損。要保護皮膚,就要針對這些不利因子一一予以消除才是根本之道。以下幾點即是在寒冬中正確的皮膚保養之道。
(一)【抵禦寒邪、注意保暖】
尤其是幼兒、女性、老年人等有「氣血虧虛」傾向,而且對氣候變化適應力較差的人要特別注意多穿衣服以抵禦「寒邪」,防止體熱散失。遇寒流來襲,可用生薑加紅糖煮成【薑茶】頻頻飲用,既能補充熱量以禦寒、預防感冒,還有健胃的作用。
在食物方面可選擇熱能較高的食物,例如:芝麻、雞蛋、牛奶、羊肉等。藉由補充人體的能量,有利於皮膚細胞的再生與修復。在藥物方面,可根據體質辨證來使用,例如:氣虛者可服黃耆、人參。血虛者可加當歸、阿膠、雞血藤。
四肢容易冰冷發紺,陽虛體質者則可酌加桂枝、細辛等有溫陽活血通絡的藥物。保持適當而良好的氣血循環,可讓肌膚隨時維持在高活力狀態。
(二)【抵禦燥邪、保溼潤燥】
冬天裏外在環境濕度偏低,這是所謂【外燥】,人體上皮角質層也比較容易因缺水而乾糙皸裂,這是所謂的「內燥」。為了防禦【外燥】,乾性皮膚的人,到了冬天應該隨時做好「保溼」的工作。適時適量地使用一些有保溼作用的綿羊油或凡士林軟膏,防止皮膚角質層因過度乾燥而脫水。
而消除人體【內燥】的辦法則包括:多服用一些富含黏液質的食品,如:蜂蜜、海參、木耳、蹄筋、水梨等,以提高血液中膠質含量,增加細胞內水份的保存。在藥物方面則以【滋陰潤燥】的石斛、玉竹、生地、何首烏..等為主。若病人兼有內熱,口乾舌燥、皮膚乾紅則可酌加石膏、地骨皮、丹皮。
(三) 修正錯誤的清潔習慣:
隨時請教醫師正確的皮膚保健常識。儘早修正「過熱」與「過久」或其它不正確的清潔習慣,可讓皮膚減少蒙受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四) 適度運動以活絡氣血
運動是改善氣血循環最直接的方法,有益皮膚健康。但是冬天的戶外氣溫偏低,經常讓想出外運動的人望之卻步。那麼要怎麼運動又不必到戶外受寒受凍呢?其實早在內經時期,注重養生之道的中國已發展出「導引按矯之術」,相當於現代所謂的「推拿按摩」。之後漢朝名醫華陀首創了「五禽戲」,等於是「氣功」與「體操」的融合。諸如此類不需大面積的活動空間,又能達到活絡氣血循環效果的運動,是比較適合冬天裡在室內進行的。
在此介紹一種簡單可行的美容保健氣功」:每日黎明初醒之際,心靜神凝,以雙手掌互相摩擦生熱,貼於面部反覆六次。這種功法是藉由手掌對磨之後所產生的靜電(也是一種氣)來幫助臉部的血液循環,有所謂「延年駐顏」的效果。記載於唐朝‧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
(五) 適當的生活飲食禁忌:
以下幾項食物要特別節制:
(1)容易《燥熱助火》的食物:如油炸烤物、醃臘食品。
(2)容易《動風發癢》的食物:如辣椒、咖哩、竹筍、蔥、蒜。
(3)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巧克力、肥肉等。
另外,平時常保持舒坦的心情(勿過喜、勿過悲、勿過怒、勿過恐、勿過憂)與充足的睡眠也是保養皮膚不可忽略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