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心臟繞道手術也可微創進行

2017-11-22 22:00:40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上圖: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張燕醫師

年近六十的林先生在科技公司擔任主管,平時壓力極大,且有多年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病史,但狀況控制良好,除了運動容易喘之外,沒有特殊不適症狀。今年9月做健康檢查時發現冠狀動脈有嚴重硬化、狹窄的可能後,住進台北慈濟醫院進一步接受心導管檢查。結果確定林先生三條冠狀動脈皆有多處狹窄,診斷為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內科醫師判斷支架置放具高度風險且療效不佳,照會心臟血管外科,由張燕醫師、羅崇祐醫師聯手運用最新的第四代達文西手術系統為他進行微創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林先生恢復快速,兩週後出院。

冠狀動脈心臟病(又稱冠心病)多年來位居我國十大死因之一,起因是冠狀動脈內腔產生慢性硬化斑塊,使血管內腔發生狹窄或阻塞,導致含氧血無法通過冠狀動脈到達心肌,造成心臟缺氧而產生心絞痛或心臟衰竭等症狀。

一般來說,年紀、性別、遺傳基因都屬於冠心病無法控制的危險因子,張燕醫師指,國外研究指出,男性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女性的2-3倍,且除了年長者容易罹病外,若父母有早發型冠心病,即父親在55歲前發病、母親在65歲前發病者,孩子的罹病風險分別增加75%、60%,而兄弟姊妹有罹病者,風險則增加40%。此外,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的人、患有三高者、生活壓力、心理壓力極大者,也是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張燕醫師表示,雖然冠心病患者被確診前不一定會發生心絞痛,但遲遲未處理嚴重可致心肌梗塞、急性心律不整,引發猝死。所以張燕醫師建議若曾有心絞痛或上述高危險因子的人,可以透過冠狀動脈檢查做篩檢。各式檢查中,非侵襲性的檢查方式包括運動心電圖、核子醫學檢查、多切面心臟電腦斷層,只要這些檢查中任一項被評估為有冠狀動脈硬化或狹窄的可能,心臟科醫師先會建議患者入院做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一旦確認冠狀動脈口徑的狹窄情況已大於70%,就會建議做支架置換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醫師從身體其他部位取血管,繞過阻塞部位,為心臟重建一條新血管,常被取用的血管如大隱靜脈、內乳動脈、橈動脈等。靜脈血管雖然取材豐富,但是血液流速較慢、壓力較低,不適合承受高壓高流速的動脈血,因此採用靜脈血管做冠狀繞道手術治療的患者,10年內血管發生狹窄及損壞的發生率約40-50%。張燕醫師說明,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對高齡者、骨質疏鬆患者、糖尿病患者而言較具危險性,因為醫師必須從胸廓正中切開後,再鋸開胸骨,才能看到心臟,進行治療。因此病人不僅要修養數個月,日常活動還會受到許多限制。但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則無需鋸開胸骨,恢復效果大幅提升。

張燕醫師呼籲,預防冠心病要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除戒菸酒、少吃紅肉、控制三高外,也盡量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於高壓、高度緊張的狀態。若本身是高風險族群,建議前往心臟內科做詳細檢查,一旦發現冠心病,應聽從醫師建議服藥及治療。

延伸閱讀

名醫會客室/主動脈瓣膜狹窄有猝死風險

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專科護理師潘姿菁   圖:胸悶、易喘都可能是心臟疾病的病徵之一,出現症狀時宜盡速就醫檢查/本報資料照片 張女士,83歲,近1年來出現呼吸喘、下肢水腫和胸悶症狀。住院檢查後心臟超音波顯示主動脈瓣嚴重狹窄。考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