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驚,每年有人被1000蛇咬傷

2017-08-11 17:59:30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台中報導

圖說:被蛇咬三日後(左上)、蛇傷一週(右上)、清創植皮(左下)、三個月後復元(右下)

近年來因為台灣人口攀升、土地開發、氣候溫度變遷,以及未經證實的放生問題,蛇傷的發生頻次也較1940年代增加了近3倍,達到每年約1,000例左右;台中榮總毒物科毛彥喬醫師表示,發生蛇傷後避免喝酒驅毒或跑步追蛇,酒精或運動都有可能會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蛇毒的擴散

根據統計,被蛇咬傷的季節以國曆的7-9月為最為常見。臺灣北、中、南部造成蛇傷的毒蛇種類並不一致:北部與南部主要是青竹絲或龜殼花的咬傷,且近年來龜殼花咬傷頻次有增加的趨勢;中部地區則眼鏡蛇占了將近1/2的毒蛇咬傷,而眼鏡蛇咬傷在其他地區相對少見;百步蛇與鎖鍊蛇的咬傷個案,每年可能僅有1-2例,且主要分布在南部或東部地區。

毛彥喬醫師指出,各種毒蛇毒液的成分並不相同,因此中毒症狀表現也有差異,其中又屬眼鏡蛇咬傷的處理較為困難,除了需要使用較大劑量的抗蛇毒血清以外,病患也常常需要接受複雜的清創或重建手術,以及次發性感染症的治療。

另外,民間傳說中的驅蛇物質例如石灰、雄黃、鵝糞等,並未證實有效,蛇在逃命或追逐獵物時,可輕易的越過這些界線而毫髮無傷

毛彥喬醫師指出,假設不幸發生了蛇傷,應該嘗試辨認蛇種 (例如綠色---青竹絲、土色帶斑點---龜殼花、黑色---眼鏡蛇,這三種蛇約占了臺灣毒蛇咬傷的80%-90%),但不要追趕或捕捉牠們,因為這些動作可能會激起毒蛇的攻擊。

毛彥喬醫師強調,目前最有效的毒蛇咬傷治療,就是使用抗蛇毒血清,切莫自行綑綁患肢、切開、吸吮、或塗抹未經證實有效的物質 (例如氨水、精油) 或草藥在傷口上,這樣反而更容易細菌感染。同時,發生蛇傷後避免喝酒驅毒或跑步追蛇,酒精或運動都有可能會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蛇毒的擴散 (特別是神經毒) 若因工作導致被咬傷肢體被汙染 (例如沾到泥巴、垃圾等),可考慮先使用清水清洗傷口後再送醫

延伸閱讀

5/1起 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可由健保給付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衛福商公告五月一日起開始給付癌症次世代因定序費用/健保署製表 癌症標靶治療是許多使用第一線抗癌藥物無效後癌友的另一個希望,但是在標靶藥物使用前必須找出到底腫瘤適合用哪項藥物,此時基因定序就會發揮功能,但是一個基因定序要價不低,也不是人人用得起...